标题:羯磨受具局渐非顿 内容: 子题:十戒为具足戒方便、五戒为十戒方便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就小乘,羯磨一受,局渐非顿;余四通于渐顿。 (一、约诸教正明)故律中,不与沙弥戒而受具足者,得戒得罪,故知制渐也。 诸部中,必先五次十,然后大戒。 如多论中,不与五、十二戒,直受具者,一时得三种戒。 羯磨局渐,是明文也。 (二、引多论辨析)问:‘一时得三,何须前受? ’答:‘多云,染习佛法,必须次第。 先受五戒,以自调伏,信乐渐增,次受十戒;善心渐增,然后受具。 得法味故,好乐坚固,难可退败,不破威仪。 一时受者,反上失次,又破威仪。 如游大海,渐渐深也。 又云,众生得道,藉缘不定,或依十戒,乃至具戒,故致如来说斯次第。 ’问:‘先受五戒、十戒,后受具戒,舍五戒[十戒]不? ’答:‘不舍也。 但失优婆塞、沙弥次第,得大比丘次第;二戒常在,随时受名。 如树叶譬,春夏则青,秋黄冬白。 ’又问:‘一时受者,有三戒不? ’答:‘俱具无作,无别五、十也。 ’‘若尔,便是一戒,何故上云顿得三种? ’答:‘比丘受形俱无作,与沙弥俗人同者,故言三也;实一无作,体通三人。 故多云,下品受五戒,中品受十戒,前五仍下;上品受具戒,本俗仍下,沙弥是中,余者方上。 故知无三。 ’问:‘顿受三戒,舍时如何? ’答:‘有顿渐也。 若据渐舍,直舍具戒作沙弥者,则失具戒,沙弥戒在。 乃至五戒三归例尔。 亦望一时受戒,与沙弥俗人防恶义同。 随心舍者便舍,留者便有。 ’(三、结示)上明羯磨,受则制渐,舍通渐顿。 ”济缘记释云:“别释,羯磨渐中,初科,初依四分,唯约十戒为具足[戒]方便。 诸部下,次据五分多论,更加五戒,为十[戒]方便。 若准尼钞,不先五戒,直受十戒,亦得戒得罪。 多论直尔受具,三戒齐得,故知羯磨一受,无有不具五十戒者。 近世有人欲废五戒,准斯明判,岂非狂简乎? ……结示中,受局舍通,如前可解。 言顿舍者,谓直作白衣,更无所留也。 ”(业疏记卷一二·一六·一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01:40:2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