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羯磨教兴本意 内容: 子题:外凡僧、内凡僧、圣僧、第一义僧、见谛白衣同入僧海羯磨疏·立章悬判:“所谓羯磨,略为四门:一、教兴本意;二、显名定体;三、辨务缘成;四、广明非相。 (一、通明教兴)初教兴意者,自三宝降世,俱敦缺有之机。 凡所立教,无非为存灭惑。 (二、别示羯磨)(一、叙僧宝功高)然则佛法两位,通赡道俗。 唯斯僧宝,独据出家。 明功上邻极圣,显德下济群有。 (二、列示差别)但由僧海宏旷,行位殊伦。 或内外以分途,或凡圣而启路,或约宝通于缁素,或就仪辨于持毁。 (三、正显教意)至于事务符会,要以情见相投,同和则上善(即受具)可登,同忍则下恶(即悔重)可灭。 非假声教,何以通之? 是以如来体斯弘理。 故制御僧方法。 随有别住,普使同遵。 但得其缘,无非成遂。 ”济缘记释云:“别列有四对:一、内外对。 五停心,总别相念,名外凡僧;暖、顶、忍、世第一,名内凡僧。 二、凡圣对。 总上两凡,更兼薄地,并为凡僧;初果至无学,通名圣僧。 分途启路,理同文互。 三、缁素对。 言约宝者,初果已上,学及无学,无漏功德,名为理宝,亦名第一义僧。 但取证果,不论形服。 如律见谛白衣,同入僧海,故通缁素。 四、持毁对。 仪即威仪,通目篇聚;持戒破戒二僧别故。 上来四对八位;初唯局凡,第三局圣,二及第四,并通凡圣。 ”(业疏记卷一·一五·四) 发布时间:2025-05-21 01:40:1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