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翻净中缘不净须翻 内容: 亦名:缘不净子题:翻秽令净、净人行食行事钞·四药受净篇:“缘不净者。 本是净具,遇缘染污,故须翻秽令净。 五分,有诸木器肥腻不净,以瓦石揩洗恐破坏者,用沸汤洗之。 僧祇,净人行食,净器堕比丘钵中,寻即却者名净。 停须臾者名不净。 若是铜器,净洗用。 木器若腻入中者削刨之;不可用者当弃。 十诵,比丘有腻器,二三度用澡豆洗故不净,当以木刮却,然后澡豆二三遍洗是净。 余有不尽者,准以米面油酱等,于尼寺俗家沙弥净人处,一石一石更互博之。 虽得本物,以入手两相舍。 善见,故多比丘共一沙弥行,各自担食,至时自分已,沙弥语比丘言,今持我食与大德易。 易得已,复展转乃至下座。 若不解者教之亦得。 准此展转翻秽者成证。 若盆瓮等器有食腻者,釜上蒸之,内外热彻腻出即净。 一切铜器磨之。 铁器以火烧内,趣令腻尽。 木仓柜等,削刨泥拭土。 仓窖等,随有更拭。 石器者,或以水洗,或以镌治,得无残腻便止。 四分,得捉众僧户钩钥,若杖若环若匕,若角杓铜杓,若浴床,则无触净。 谓非常服用者。 ”资持记释云:“十诵,余不尽者,谓洗器不净,污染于物,故令转易。 业疏云,随用少许,于六众中展转博之。 准此不必尽易。 或可类准转易,令易秽器。 善见,初明易食。 若下,明翻器。 ”(事钞记卷三四·二·一四)羯磨疏·诸界结解篇:“初中四位。 一、缘不净,二、缘净,三、体不净,四、体净。 初一须翻,余三不须。 如遇缘触宿,染秽由生。 律制俭开。 乞求易得,私顺通文,便自宿煮。 纵实依难,遇丰须闭。 因循不绝。 是缘不净。 或可时沾缘净,扶持器具之例,后须息心。 仍事不歇。 或纵心把捉,谓无罪累,知而故为。 并须翻也。 ”济缘记释云:“初门,缘不净中,初科五种,初遇缘触宿。 二、律下,无缘辄开。 三、纵下,因开不制。 四、或下,缘罢不息。 五、或下,愚教慢犯。 ”(业疏记卷九·一九·二○)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9:1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8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