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自恣六人僧法 内容: 亦名:六人僧法自恣、五人已上自恣法子题:白差自恣、自恣羯磨、差受自恣人羯磨、单白和僧自恣羯磨、二一德自恣不得待僧竟行事钞·自恣宗要篇:“(一,僧集缘起)初中,要五僧已上,得白差自恣。 (一、鸣钟敷设)当鸣钟集僧。 各在地上,敷席而坐。 以是互相举过,处床,慢相不绝故。 律云,不得在座,不得在地,应离座自恣。 五分云,好泥地,布草座已,而自恣。 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 (二、筹水唱告)初行水,香汁浴筹,唱数告令,大同说戒。 唯改说戒为自恣之辞……(二,五德自恣)(一、差法正式)(一、简德定处)加法差遣者,当上座差众中二人,具两种五德者。 不须唤来,立前而作;此是别众,往往而然。 直在本座而坐。 (二、索欲问和)作羯磨者,索欲问和。 其欲法云:‘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我受彼欲自恣。 彼如法僧事,与欲自恣。 ’……问和,答云:‘自恣羯磨’……(三、正加差法)应云:‘大德僧听。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 白如是。 大德僧听。 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谁诸长老忍。 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者默然,谁不忍者说。 僧已忍,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二、五德行事)(一、和僧)((一)、出众白和)五德行事法。 差已,即从座起,具仪至上座前,露地伸手内,作和白言:‘大德僧听。 今日众僧自恣。 若僧时到,僧忍听。 和合自恣。 白如是。 ’不应立作,别众不成。 ((二)、答法通别)若差自恣人时,答云:‘差受自恣人羯磨’者,不得通用后法。 至五德单白前和,答言:‘单白和僧自恣羯磨’。 若如前答,直尔通和二法。 (二、行草)次明行草法。 ((一)、授草)四分但云离座,不言草座。 五分布草而坐,明文依用。 当于自恣前,预觅干软草,随得多少,人别一翦,安上座前。 至五德和已,令年少次第行之。 彼至上座前,互跪授已,乃至下座。 大众多者,三五人助行之。 各取已,于座前敷之。 若大德众主,为敷亦得。 计是前办,不止临时。 ((二)唱告)五德至上座前,互跪告云:‘一切僧就草座,偏袒右肩,互跪合掌。 ’……(三、正明行法)(一、五德来仪)正对僧自恣法。 其一五德,至上座前,大敷坐具,互跪;第二五德,至次座前立。 此僧祇文。 (二、众僧自恣)((一)上座)四分云,若上座见五德来,即从座起,互跪,偏袒右肩,合掌。 一切僧,即随上座法。 ……应作法言:‘大德一心念。 众僧今日自恣。 我比丘某甲亦自恣。 若见闻疑罪,大德长老,哀愍故语我。 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 ’三说。 上座复本座。 ((二)次座)其五德至第三上座前立。 彼第二五德在次座前立者,同上作法。 如是展转至于下座。 随其说讫,还复本座。 (三、五德处所)若二五德自恣者,僧祇,五德各至本坐处,应自恣;不得待僧竟,然后自恣。 ……(四、说讫告众)若众僧说已。 五德至上座前告云:‘僧一心自恣竟。 ’便如常礼退。 十诵文也。 ”(事钞记卷一三·六·六)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8:0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