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若比丘 内容: 亦名:戒本中比丘义子题: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称比丘、乞求比丘、着割截衣比丘、破结使比丘、善来比丘、受戒白四比丘、八种比丘、比丘八种、白四如法、得处所、住比丘法、是比丘义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言,若比丘者,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称比丘,乞求比丘,着割截衣比丘,破结使比丘,善来比丘,受大戒、白四如法、成就得处所比丘。 是中比丘者,若受大戒、白四如法、成就得处所,住比丘法中,是比丘义也。 ”(含注戒本卷上·四·一三)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若比丘(乃比丘戒条第一句)者,如善见云,若者总名,不属一人;随有佛法,具戒之徒,皆持犯法,故云若也。 如世律令条别,显诸犯者不一之谓也。 (一,总分三别)就注解中分三:若比丘者,标列释由也;名字已下,总列众名也;是中者,结定犯人也。 (二,别释后二)(一、总列众名)言名字比丘者,善见云,此是总名,通邪正及未具也。 如请比丘,以设檀会,沙弥未具,入比丘数,是名字比丘也。 又如涅槃,虽未受十戒,亦得受请,故知通名。 言相似[比丘]者,如善见云,谓犯重者,内实破戒,威仪相貌,似持戒者,其实破戒,故名也。 言自称[比丘]者,十诵云,有贼住者,剃发披衣,自言我是比丘也。 言乞求[比丘]者,如善见云,既出家已,随须衣食,如法行乞,以四海为家居,离于邪命,故曰求乞。 ……着割截衣[比丘]者,有二利故:一毁全相,离自贪故;二既碎杂,不为王贼之所剥故,常得资身,有长道故。 破结使[比丘]者,修道进德,惑尽解满,理解心明,永无业恶,即发具戒,从缘而感,故曰也。 言善来[比丘]者,道成初果,亲感至圣金言命之,便得具戒,故曰也。 受戒白四[比丘]者,即如今时感戒者也。 (二、结定犯人)(一、释简人)次解第三。 是中比丘者,明此淫戒犯重比丘也。 有人云是中者,总举八种也。 若受大戒者,别标定也。 前列八种(八种比丘),或有名滥,如沙弥外道,虽名比丘,不犯夷也;或有相滥,似割截等;或时行滥,如乞求、破结等;或言说滥,如自称也;或时体滥,如善来羯磨也。 上列诸位,不必犯重;或时少分,或复全非,皆非共比丘义。 所以结中,偏牒第八,释成戒本若比丘也。 所以然者,上八所列,但明三受;自余五种,相因而立。 若欲犯戒,终约受体。 破结一受,乃是无学;善来初果;圣无犯法,皆不同也。 今约比丘学戒,唯羯磨受,是末代法,故牒解之。 此中,须引删补羯磨。 末代戒缘,具足五种,广分别说。 缘成得戒,缘差不发。 既是大事,无宜轻削。 (二、释结文)次解结文。 若受大戒,简沙弥也。 白四如法者,羯磨成就缘也。 言白四者,简非羯磨受者,即如破结、善来之徒也;言如法者,除七非法,成前如相也。 得处所者,僧数满足,结界成就缘也。 住比丘法者,简定俗人外道也。 或虽比丘,心住无记,病缘等障,不守本性者,则不住比丘法也。 是比丘义者,则是戒本犯法、犯行比丘义也。 ”行宗记释云:“释文中,随有佛法者,此约处也。 具戒之徒,即就人也。 犯法,即指戒本;依教守制,故云持也。 如下,举俗律助显。 ……结文牒释中,五节:初、约位简。 二、约法简。 三、约人界简。 四、约众简。 文中又二,一、对俗简,二、约缘简。 上四简滥。 第五、显是。 ”(戒疏记卷六·四·一八)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5:4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