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行事钞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 内容: 亦名:僧像致敬篇子题:惭愧二法住世则相恭敬、惭愧是敬之本、眉寿、文华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 造立像寺法附。 (一,叙来意)(一、明道俗义同)法轨被时,景仰斯立。 谦恭敛敬,俗礼命章,逊恪摄仪,道宗爰始。 岂以形服标异,而得倨慢无知? 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 (二、引经诚证)故增一云,有惭愧二法住世则相恭敬。 是故比丘,当勤共学。 (三、斥时显意)比时移情淡,礼义云亡。 鄙末之小僧,妄参众首;眉寿之大德,奄就下行。 以武力为智能,指文华为英彦。 如斯冒罔,孰可言哉? 故辄略提引,永成明诫。 (二,开章释)就中分二,如题所明(即僧像致敬本篇与造立像寺法附)。 初中分三:一、制相敬意;二、对敬立缘,合否两相;三、立敬仪式。 ……立敬仪式,分三:初敬佛法,二、敬僧法,三、大小致礼法。 ”资持记释云:“释僧像篇。 题中,上二字即所敬境,下二字即能敬仪。 僧即总于众别,像即摄于经法,即下立敬仪中三科之文,则三宝胜境,通为所敬矣。 古云,僧是能敬,像为所敬者,误矣。 取其语便,故僧在初;准下敬仪,佛在前列。 致即训至,说文云,送诣也,谓以至敬之心,投诣胜境故也。 ……省己所短,则内怀惭愧,由有惭愧,则推重于他,则知惭愧是敬之本。 倨慢自矜,无惭故也。 是下,劝修。 凡在吾门,宜遵佛语。 ……鄙谓庸恶,末谓卑下;辄为领袖,故参众首。 眉谓庞眉,寿即高腊;反相欺压,故在下行。 武力,谓恃势陵物之者。 文华,谓世俗文笔之流。 ”(事钞记卷三七·一·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4:0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