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诵习三藏之要 内容: 子题:佛法贵如说行、胜鬘一卷摄一切佛法根本尽、戒本一卷摄一切止持行尽、羯磨一卷摄一切作持法尽、佛法纲要、沙门业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一、叙根器差别)所谓诵持未必须多,道贵得要。 而神用莫准,互有强弱。 有人闻诵极多,于义不了,此则入道迟钝;故涅槃云,宁以少闻,多解义味。 十住云,佛法贵如说行,不贵多读多诵。 (二、教其诵习)既知如此,请依古德所示云,诵胜鬘一卷,摄一切佛法根本尽。 如来藏一卷亦同,趣得便诵。 戒本一卷,摄一切止持行尽。 出家人初受具已,佛制即诵之。 羯磨一卷,摄一切作持法尽。 五岁已上不诵,终身不离依止。 由道有根本,行别止作也;诵此三卷,统摄佛法纲要。 诸余大部经藏,必须博读,有广见之长;亦匡辅心行,助于道业,得无罢散。 俗中有要览一卷十篇,并论为人志行之法,亦可披读;虽不依文生见,而以俗方道,固免于愆犯也。 已外长时则坐禅问义,请解求异等。 若多闻多义,则非此所论,则生而知之者上矣。 (三、引文劝勉)三千云,沙门业者,诵经、坐禅、劝化众事;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困。 十诵,将来恐怖者,说法无慈愍心,受持不通利,乐世法故,庄严章句等。 ”资持记释云:“由下总示。 道即定慧,行即是戒。 一切佛法不出三学;以诸众生迷心为惑,动虑成业,由业感报,生死无穷;欲脱苦果,要除苦因,故先以戒治其业,次以定慧澄其惑。 业分善恶,故止作两行以相翻;惑唯昏散,故定慧二法而对破。 病因药差,机藉教修,然后业尽惑除,情亡性显。 教门虽广,岂越于斯? 统摄纲要,义在于此。 ”(事钞记卷四○·三七·一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3:2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