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说戒前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 内容: 亦名: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同犯疑罪发露白法、疑罪露法子题:粥似正食、大重、忏重随机羯磨·诸说戒法篇:“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 佛言,若说戒时,一切僧于罪有疑者,应作白言:‘大德僧听。 此一切僧于罪有疑。 若僧时到,僧忍听。 此众僧自说罪。 白如是。 ’然后说戒。 此但露罪,得闻说戒,本罪乃识已忏。 ”(随机羯磨卷下·八·五)羯磨疏·诸说戒法篇:“(一、叙过显法)就疑罪者。 此疑从事生,必对方除也。 如旦食粥,似于正食;至中还啖,有疑犯足;须待净人,方定罪目。 但露无瑕,便应净法。 故虽白露,本罪不灭;由未了知,不名忏断。 不同前白,识达无疑;告情及罪,事同对首。 有斯异也。 十诵云,一切僧同犯,单白向四方僧,后如法忏。 故知不灭矣。 (二、斥世愚教)今时奉教者,云我不清净,不合闻听。 此未了行教也。 律不徒然;必为来世;但恐大重,不应单白;纵重学悔,犹称清净;岂令身死总收取乎? ”济缘记释云:“疑罪中,初叙过相,粥似 正食,谓稠厚者,初出釜时,物画成字,即为正食。 未问净人,成否不决,故云疑也。 虽露不灭,与前故异。 十下,引证。 向四方僧,即发露也。 次科,初叙妄执。 耻己不净,遂不听戒。 此下,责愚教。 大重即四夷,忏重名学悔。 犯不思忏,积累至死,业随识去;即总收也。 ”(业疏记卷一九·二七·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2:5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