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说戒如兵战喻戒缘 内容: 亦名:说戒如合战喻戒缘子题: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戒缘即兰吉方便含注戒本·皈敬偈:“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 ”(含注戒本卷上·一·一五)戒本疏·释皈敬偈:“(一、分示)就解众法教行喻中,亦有两行。 初举教为明镜喻;显作犯止持之人,准教立行,要由说听之功也。 后举教为神解喻;显作持止犯之人,内有智略,殷鉴净秽也。 又解云,前喻戒体,若毁若护,其果两成;后喻戒缘,若纵若防,其因两就。 故篇聚双列,因果具含,意可见也。 ……(二、牒释)就解教为神解喻中,法喻为二。 (一、明喻)如譬所明,作持戒者,妙在方便,约止非缘,对境相陵,同两阵也;强弱相倾,如共战也。 正智达过,明白无违,如勇者进也;痴堕居怀,无心遮约,如怯者退也。 (二、法合)下法合中,说戒亦如是,合初句;何以知耶? 由说听交对,愚智勤怠彼此相违,如阵合战也。 下句中,睹己行净,由持故成名净;是则戒净心安趣道;合上勇进也。 怠惰不学,心昏境慢,止犯秽心,将邻苦趣,故常畏,合上怯退也。 (三、对简)何以得知? 前喻作犯,文彰全毁,故知己起重罪也。 后彰净秽,故知将兴轻罪;既不达教,是非莫知,随作恐犯,故云秽畏也。 ”行宗记释云:“众法喻,初科。 由偈文云,好丑勇怯,通含持毁,故以两喻各对二人。 据后从文,合云兵战喻;今取[斗@斫]战必用智谋,故言神解耳。 又下,复伸一判。 戒体即五篇根本。 毁约究竟,护取行成,故云果也。 戒缘即兰吉方便。 纵谓起心,防据警察,故言因也。 故下,双结如上。 ……次科,喻中。 约止即能持心,非缘是所防过;能持所防,则为两阵。 正智等者,谓心强过弱,持心胜也。 痴堕等者,过强心弱,非境胜也。 法合中,初句。 以说戒师提示过境,同集听众,随事观缘,故如合战。 愚智约性,勤怠据行,即净秽二机。 净勇秽怯,故曰相违。 下句,对喻可见。 心安是成因,趣道即慕果。 止犯即不学无知罪。 对简中,两喻配犯,前重后轻;在文颇隐,故特点示。 将兴谓止犯之人,既无所晓,微细威仪必多陵犯故。 ”(戒疏记卷二·四五·一六)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2:3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