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说戒须问净羯磨不须 内容: 子题:羯磨所为在事、说戒所为在犯、说戒必取体净有犯不开故须责问、羯磨但取相净便成僧法故不劳问戒本疏·释戒经序:“问:‘所以说戒须问,羯磨不须问者? ’答:‘解有多途。 (一、约所为解)说戒为于行净,有犯不应说仪。 羯磨别为前缘,缘成则合事办;故随白问,终为成法,不别举也。 (二、约僧别解)又解,说戒僧别两举,说听必约清修。 羯磨多为别缘,僧成即堪御法。 (三、约人通局解)又解,两法在僧,俱须行净。 说戒制问,为清行染之人。 羯磨不制,法通纯杂之士。 如僧残行法,开停为他,明知罪未出也。 闻戒知犯,必开默露,明知说被净也。 (四、约事犯解)又解,羯磨所为在事也。 说戒所为在犯也。 有犯不得闻戒,斯明证也。 故说戒之作,为两种人;持者为能清,犯者为所清。 若知有犯,即须遮举忏洗令净,方闻后戒。 乃至律文见犯不说,经二十年。 羯磨不尔,标举时事。 三根五法,相圆无染,即成僧用,故不制问。 (五、约事同解)又人解云,羯磨成不,问僧取晓;事同三问,则无妨也。 ’行宗记释云:“释问净中,初问,以俱众法,有问不问,必有所以,故问以释之。 答中,初句总示。 下引五解,前四明异,后一显同。 (一、)初约所为自他不同。 前缘即法所被事。 缘成即通十种方便。 随白问者,谓单白羯磨并问忍可。 意专被事,故云终为成法。 无劳检净,故云不别举也。 (二、)次解,约众法别行单具往分。 别即自行。 说戒为僧,兼别须问;羯磨为别,单众不须。 三、约净秽通局不同。 初二句通示。 说下,别分。 如下,引证,初证羯磨通杂。 闻下,证说戒局净。 四、明立教所为罪事差别。 初双标。 有下,别释,初释为犯有四,初据圣制证。 故下,约所为证。 若下,引遮举证。 乃下,引废说证。 即僧祇比丘[斗@斫]诤缘也。 羯磨下,次释为事。 相圆对五法,无染对三根。 五法即五现前。 此谓说戒必取体净,有犯不开,故须责问;羯磨但取相净,便成僧法,故不劳问。 ”(戒疏记卷三·四○·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1:2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