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说法应筹量称机 内容: 子题:深法、浅法、善说、恶说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毗尼母云,说法比丘,应筹量大众,应说何法,而得受解;若闻深法得解,应为说深[法],谓五分十二因缘涅槃等论;浅法者,谓布施持戒生天等论。 若众乐浅不乐深,不益前人名恶说;反此名善说。 又应知文义之句,男女之音云云。 又应除贪心,不自轻心,不轻大众心。 应慈心、喜心、利益心、不动心,立此等心,乃至一四句,令前人如实解者,长夜安乐。 又不应起怖心,何以故? 怖心说法令身疲顿,音不辨了,言不次比,说法不妙,义亦难解,应庠序安心为说。 又应为众说厌患法,远离法,观身苦空无常无我不净等,如第七卷中。 ”资持记释云:“初明量众取解为先。 五分,即五分法身;论自解云,深法者,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有云五阴非也。 深即出世法,浅即世间法。 恶说者,成论谓之绮语是也。 二、明解音义。 男女音者,以男女性乖,事业乃异,随其品类,言相须分,差互混同,不名善说。 三、教用心,前明远离三心。 贪、纵、慢也,若为名闻利养眷属,皆是贪心。 下明成就四心。 慈谓愍彼未悟;喜即令众心安;利益谓使他开解;不动谓达法本空,无舍着故。 般若云,云何为人演说,如如不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又法华云,大慈悲为室对今慈喜,柔和忍辱衣利益,诸法空为座不动,能如是者,始可说法;炫学矜能,俱为谤佛。 四、教安详。 怖心五过,不怖反之。 五、令警众。 说厌患法,不令着世故。 ”(事钞记卷三九·四·一二)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0:5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