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行事钞安居策修篇第十一 内容: 亦名:安居策修篇子题:安居约法有四、安居时有三种、安居处通两界、安居人该五众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安居策修篇第十一。 受日法附。 (一、叙制意)(一、叙教本)夫静处思微,道之正轨。 理须假日追功,策进心行。 随缘托处,志唯尚益。 不许驰散,乱道妨业。 (二、明偏制)故律通制三时,意存据道。 文偏约夏月,情在三过:一、无事游行,妨修出业;二、损伤物命,违慈实深;三、所为既非,故招世谤。 以斯之过,教兴在兹。 (三、指所归)然诸义不无,指归护命故,夏中方尺之地,悉并有虫。 即正法念经云,夏中除大小便,余则加趺而坐。 故知护命为重,佛深制之。 必反圣言,罪在不请,结业自缠,永流苦海。 极诫如此,依文敬之。 (二、开章释)(一、安居本篇)初中分五:一、安居缘,二、分房法,三、作法不同,四、夏内遇缘成不,五、迦提五利解界是非。 ……(二、受日法附)二明受日法。 夏中有缘,故听受日。 必准圣言,依法加受。 妄自诳心,受而破夏,虚损信施。 可悲之甚,故委示焉。 就中分三:一、心念,二、对首,三、众法。 总分三别:一、通料简,二、缘是非,三、依位解。 ”资持记释云:“释安居篇。 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 此依疏解。 随时警励曰策,三业运善曰修。 上通人处,下局行业。 就此一门,总有四别:初约法有四:对首、心念、忘成、及界。 又及界中,园界两所,足有双只,则为七矣。 时有三种:前、中、后也。 处通两界:自然、作法。 人该五众,并通一制。 问:‘安居别法,那为众行? ’答:‘有三意:一、受说安恣,次第相由故。 二、夏安居竟,其必自恣;以后摄故。 三、本篇虽是别法;分房受日,皆众法故。 ”(事钞记卷一二·一·三)(请参阅附录三‘安居法略例’二○三页)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0:2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