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行事钞标宗显德篇第一 内容: 亦名:标宗显德篇子题:宗体行相、标宗、显德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标宗显德篇第一。 初出宗体,后引文成德。 (一,先出宗体)(一、叙宗劝学)(一、约喻叹教)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 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 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 (二、就人劝持)((一)明顺奉以显德)故凡厕预玄门者,克须清禁,无容于非。 沐心道水者,慕存出要,无染于世。 故能德益于时,迹超尘网,良由非法无以光其仪,非道无以显其德。 ((二)叙不学以彰非)而浇末浅识庸见之流,虽名参缁服,学非经远。 行不依律,何善之有? 情既疏野,宁究真要? 封怀守株,志绝通望;局之心首,而言无诣;意虽论道,不异于俗。 与世同流,事乖真趣;研习积年,犹迷闇托;况谈世论,孰能体之? 是以容致滥委,以乱法司。 肆意纵夺,专行暴克。 尚非俗节所许,何有道仪得存? 致令新学困于磐石,律要绝于羁[革*必]。 于时正法玄纲,宁不覆坠耶? ((三)举兴替以激劝)故知兴替在人也,深崇护法者,复何患佛日不再曜,法轮不再转乎? (二、正明宗体)今略指宗体行相,令后进者兴建有托。 (一、先叙领受)((一)正示得失)夫戒者以随器为功,行者以领纳为趣。 而能善净身心,称缘而受者,方克相应之道。 若情无远趣,差之毫微者,则徒染法流。 将何以为道之净器? 为世良田,义复安在? ((二)结诰用心)是以凡欲清身行徒,远希圆果者,无宜妄造。 必须专志摄虑,令契入无滞。 故经云,虽无形色,而可护持。 斯文明矣。 (二、征释相状)何者? 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轶。 心有分限,取之不同。 若任境彰名,乃有无量。 且据枢要,略标四种。 一者戒法,二者戒体,三者戒行,四者戒相。 ……(二,引文显德)(一、结前生起)此之四条,并出道者之本依,成果者之宗极。 故标于钞表,令寄心有在。 知自身心怀佩圣法,下为六道福田,上则三乘因种。 自余绍隆佛种,兴建法幢,功德不可思议,岂唯言论能尽? 直引圣说成证,令持法高士,详而镜诸。 (二、广引诚证)就中分二:初明顺戒则三宝住持,办比丘事。 二、明违戒便覆灭正法,翻种苦业。 ”资持记释云:“释标宗篇。 一部之文,兼该三藏。 文体正意,唯归戒律。 故当标出正宗,显彰胜德。 使夫学者投心有所,功不虚费。 故以此篇冠于卷首。 标即训指,宗即是戒。 问:‘下列四种,何者是宗? ’答:‘若就别论,唯法为宗。 下云宗体,或云法体,宗法互举,别指何疑? 若约通论,四并是宗,良由戒法总余三故。 ’言显德者,广引教相,赞述戒功,令知本受,专勤守护。 即下科云顺戒则三宝住持,办比丘事,至文可见。 自昔章记,并以标宗科为僧体,甚失文意,如后攻之。 今明此篇指示学宗,激励持奉,通贯诸篇,总发三行。 是以尼钞题云劝学,准彼验此,方见圣心。 学者临文,弥须用意。 提携开诱,最所精详。 必欲智眼开明,学路无壅,此而不达,余并徒然。 勉夫! 注有二意:一、是开章,以此篇中不别分故;二、即释题,由是二门合之为目。 恐人不晓,故注释之。 ”(事钞记卷三·二·九) 发布时间:2025-05-21 01:30:0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