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 内容: 子题:木叉、说戒前陈单白已是告僧、说戒后文敕听例皆召别含注戒本·戒经序:“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 ”(含注戒本卷上·三·四)戒本疏·释戒经序:“初云诸大德下,举宗标示也。 (一、释诸大德)诸是不一之名。 显教正训,广必四人已上,故云诸也。 大德不异前通。 问:‘广说戒法,其必在僧;如何今告乃言别也? ’答:‘戒法通收,何隔僧别? 望法是僧,望机是别;法被在人,故须问别,不足怪也。 ’(二、释木叉)文云,我今说木叉者,正标宗也。 木叉,果德之名。 戒克在因,今言果者,因中说也。 光师戒本云,我今说戒者,以名显时心,略隐果号。 而今所引,乃是律文。 不可全蔽,故须出也。 ”行宗记释云:“问中,如羯磨告众,则云大德僧听。 单对一人,则云大德心念。 今此对僧反彰别号,故须问释。 答文,初二句通示戒法。 以制总十方,法分三位,故曰通收。 望下,正答来问。 望法是僧者,单白广说故。 望机别者,检问自行故。 私释,若准羯磨初令同听,乃是告僧。 后责同忍,云诸长老,亦是问别。 今此说戒,前陈单白,已是告僧。 后文敕听,例皆召别。 据斯比拟,义无异也。 次释木叉,初中,上文标判。 木叉下,考名会释。 克,定也。 次科,先示古意。 彼谓果号乍闻难晓,以文举梵言,义非现行,故云以名等。 而下,指非。 恐乖圣旨,不可改作;则古今两别,是非可见。 蔽,覆也。 ”(戒疏记卷三·一○·一九) 发布时间:2025-05-21 01:26:2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