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贩卖戒犯相 内容: 子题:钞市、净语、不净语、钞上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僧祇)僧祇,若自问价,若使人问价,作不净语,争价高下,皆越;得物堕。 四药随轻物重物、净不净物,一切相贸,得提。 肆上有衣,其价已定;比丘赍直来与物主。 虽摇头作与相者;比丘亦须语言,此直知是物也。 若估客物,直五十而索百钱;比丘以五十知之,如是求者,不名为下。 若前人欲买此物;比丘不得钞市;当问言:‘汝止未? ’若报云我休者,比丘方云:‘我以是价知是物好不? ’比丘自贸,钞市者越。 若僧中买物,得上价取。 若和尚阇梨取,不得钞上。 若营事比丘雇匠作不净语,乃至为僧月直,市油面等不净语者,越;自为得物入手犯堕。 净语者,以是物价知是好不;不净语,分别价者索几许等。 若市买物,得嫌诃说,实前人物,此好此恶粗细斗秤大小香臭者无罪。 (二、五百问)五百问,若自举物价,前人信之;贵取故,犯盗罪。 (三、僧祇)僧祇,若食残持博酥油等,作不净语,犯舍。 雇治革屣,作不净语,越。 若前与食后治,前治后与食,无罪。 乃至残食雇治草土等准前。 (四、多论)多论,如贩卖戒中物。 或方便有罪,果头无罪;如为利居盐谷,后得好心即施僧作福。 或果头有罪,如为福籴米不卖,后见利便卖,以利自入,即是方便无罪。 言得施者,谓一切俱舍忏也。 ”资持记释云:“若前下,三明钞市,初明入市易物,下明僧中唱买。 从少增多,名为钞上。 二师不得,奉尊上故。 ”(事钞记卷二一·三一·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01:25:3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