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足食戒足相 内容: 亦名:足相子题:前境足、境足、食饱足、饱足、食无饱期约仪定犯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义云,此足者谓前境足,非啖饱名足。 故律中,时有比丘见上座来,若受不作余食法者,告言:‘我受不作余食法。 ’便得食;尼不敬僧戒中亦尔。 故知若起,须作余食法。 由前境足故,不得辄起。 ”(事钞记卷二三·四一·二)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一、正释)食饱足者,谓前境食体,堪我饱足。 但为食一口已,便坏威仪,成犯之相;后坐不得,须作余法方开食也。 ……(二、斥非)(一、出非)今有人解堪饱足者,谓我饱食足;我食未饱,虽起重坐,得食无过。 此非解也。 (二、难破)若尔,四分何须广列四种威仪? 食无饱期,约仪定犯,是明教也。 若准凡心,待饱竟,破仪犯者,知用何时成于饱相? 纵云饱讫;更啖一粒,亦得入喉,何名约饱? 故圣明见,但据四仪;随四有乖,后坐不食。 岂非明决? (三、结示)是知凡情恒多泛滥,至于食饮不能自约,故出斯解。 今定约仪,理绝浮执。 ”(戒疏记卷一四·五一·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01:24:5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