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过前求雨衣过前用戒犯相 内容: 亦名:求用雨衣戒犯相、雨浴衣戒犯相 子题:浴衣、舍勒、泥洹僧、雨浴衣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明结犯)四分,十种衣中,比丘取雨中浴。 彼应三月十六日求,四月一日用。 若二过前求用,犯舍。 (二、受用)……僧祇,此衣不得受当三衣。 不得净施。 不得着入河池中浴。 小小雨时不得用。 不得裸身;当着舍勒,若着余故衣。 不得着种种作事;若露地食,应持作障幕。 (三、衣相)(一、指古非)诸师不曾见此衣,谓如傀儡子戏围之类。 今不同之,犹如三衣披用。 (二、引文示)僧祇,常须大雨时披浴;若雨早止,垢液者,得着入余水中洗。 多论云,三月十六日应求应作;乃至四月十五日亦尔。 畜法者,得用浴担持行来。 长丈二尺,广六尺。 以夏多雨故,为护三衣;若行路觉欲雨,取此衣覆身上;若大雨在路,须脱三衣襞举,着此衣行雨中。 于露浴亦着此衣。 此浴衣语通;以受湿故,名浴;非唯着洗浴也。 若着余衣浴,须以水薄洒此衣令湿,不得燥置,得吉,由此是浴衣故。 (四、舍法)僧祇,四月一日用,八月十五日当舍。 五分,若过限不作余衣,受持,净施;不施人者吉。 僧祇,至时唱言:‘大德僧听。 今僧舍雨衣。 ’三说已。 不得至十六日。 准此受时亦应通唱。 ” 资持记释云:“舍勒,梵语,旧记云短裙之类,鼻柰耶云,泥洹僧也。 ……四分长六磔手,则同彼[多]论,广二磔手半,则广五尺。 以夏下,明开意。 既为护衣,故得覆雨,不唯着浴也。 此浴下,释妨。 恐谓浴衣那将覆雨,故此释之。 若据今戒,名雨浴衣,谓着雨中浴。 是则戒本名兼用局;多论名局用通也。 僧祇不通余用,与论小异。 若着下,以不用正衣,方便免过也。 ”(事钞记卷二一·四○·三) 发布时间:2025-05-21 01:22:3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