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边罪难 内容: 子题:边罪、佛海边外之人、犯重不舍自号二灭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汝不犯边罪耶? ’……谓曾受佛戒已,犯于四重,即是佛法海外人,故名边罪。 ”(随机羯磨卷上·二三·二)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边罪难者,曾受佛戒,理宜谨奉。 捉心不固,具缘犯重;为过不轻,业果生报。 不思舍悔;反戒更受,义无再摄。 分在众外,名之为边;一生永障,名之为难。 难由边罪障戒而生,故曰边罪。 ”济缘记释云:“曾受佛戒,总该道俗。 不思舍悔,谓将犯时不舍戒,戒羸不悔也。 反戒即犯重也。 破前为边,障后为难。 分在众外,谓不入二种僧中。 ”(业疏记卷一三·二三·七)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边罪难者,谓先受具戒,毁破重禁,舍戒还来,欲更受具,此人罪重,名佛海边外之人,不堪重入净戒海也。 乃至准论,白衣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破于重者,同名边罪。 ” 资持记释云:“初释边罪。 从喻为名,文中备释。 前依本律,且据具足。 下准多论,通前四戒,皆号边罪。 然俗戒中大小通制,准僧篇聚,定约大重。 所以具戒须云舍者,犯重不舍,自号二灭;欲明成障,故约舍来。 后三犯即障戒,不论舍与不舍。 ”(事钞记卷八·三二·一七) 发布时间:2025-05-21 01:20:4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