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离衣宿戒通开七缘 内容: 子题:老病比丘、迦提赏劳离衣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第五无因缘。 (一、总标)有缘泛列七种。 (二、别释)一、别人作法。 或对首,或心念。 非谓作法开离,以轻易重。 二、对僧作法离有二:初有缘乞得,四分,老病比丘三十已去名为老,三衣重者,羯磨离衣。 法如疏说。 二者共作迦絺那衣。 三、者对处作法离。 即不失衣界。 四、兰若恐怖离。 五、王路隔塞命梵等离。 六、迦提赏劳离。 七、如五分僧塔诸缘,及他要事,听六夜离无罪。 若事讫不反,吉罗。 (三、料简)(一、法有无)就七中,更分前三得法离;后三无法离。 兰若通有无;六夜送入村,无法离;恐失遥舍,是有法离。 (二、罪有无)得罪分别。 第二、、第四、、第五、、六、、七、,一向无罪,以有缘故。 (三、失不失)五、中隔塞,或望断故失衣;不失如后。 就第三、摄衣界中;无三碍故,开通往反;若有三碍,不免失衣。 第二、对僧作法,有缘时在,不失;限满便失得罪。 余一一准思,知而会通。 ”资持记释云:“标云泛列者,律明无缘,止约迦提一月、五月。 今通括诸开,于此广示故也。 别释中,初谓有缘界外令舍受法。 不同对僧作法开离。 故注简之。 二、中分二:初乞法中,注云三十者,即开乞分齐。 旧记云,多论作七十,然律文、戒疏并作三十,未详孰是。 如疏,即戒疏离衣戒中,广明缘相;必约人病衣重,方成作法,互有不成。 次作迦絺者,羯磨受已开五月离,亦同对僧作法故;如自恣中。 三、对处中,非谓开离;结摄衣已,蓝外界内,同不失故。 四、如后戒。 五、即当戒开通。 六、谓夏竟通开一月。 七、亦出兰若离衣戒。 但约贼难别缘为异耳。 料简中,初科。 兰若通有无者,无法是本位;有法归初开。 准此贼难别缘,同开六宿,有人错解后戒,请以此证。 次科,但列五缘无罪,则显余二有罪。 第一、以轻易重,有罪可知;第三、对处,何得有罪? 此谓三碍后生,或容离犯,非一向无故。 三中,第五、望断失者,由遭隔塞,不知衣之在,无意谓失故。 不失如后,即不犯中勤守护者。 第二、有缘谓病未差;时在谓未满五月。 余一一者,第四、有难,不失,难静应失;第六、迦提未出不失,限满即失;第七、六宿,不失,过此即失;唯第一、缘,舍之永失。 ”(事钞记卷二○·二六·一七) 发布时间:2025-05-21 01:05:3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