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非时浆 内容: 亦名:非时药子题:舍楼伽浆、八种浆、十四种浆、水净、莲华根汁、椰子、酒两、无欲仙人、蕤、果浆醉人即同酒判、非时八浆、八浆、非时浆即受即服不须加法行事钞·四药受净篇:“(一、明药体)非时浆者,僧祇,一切豆谷麦,煮之头不卓破者之汁。 若酥油蜜石蜜,十四种果浆生果汁,要以水作净。 若器底残水被雨溅等,亦名净。 (二、示净法)十诵,若蒲萄不以火净,汁中不以水净,及互不净,不应饮。 俱净得饮。 准此,通四药,为坏味除贪故。 (三、简诸浆)善见,舍楼伽浆谓莲华根捣取汁澄清者;一切木果;一切叶,除菜;一切花;一切草果,除甜瓠子、冬瓜、甜瓜、椰子果已外,得非时服。 毗尼母,得种种果多,食不尽者,破取汁饮。 若不至初夜,变成苦酒者,不得饮,以酒两已成故。 明了论,炒米令焦黑,余药投中,酿以为浆,亦名非时浆。 四分,八种浆,古昔无欲仙人所饮,梨、酸枣、甘蔗、蕤果、蒱(葡)萄、舍楼伽、[阎浮、波楼师]等浆也。 若醉人不应饮,饮则如法治。 (四、明澄漉)伽论,要须漉除滓,澄清如水。 若有浊汁,与时食杂,若咽咽饮,随犯波逸提。 ”资持记释云:“非时浆中,僧祇,豆等头不破者,破即时浆,非时不得饮。 十四种[浆]者:一、庵罗桨,二、拘梨,三、安石榴,四、巅哆梨,五、蒲桃,六、波楼沙,七、犍犍,八、芭蕉,九、罽伽提,十、劫颇罗,十一、婆笼渠,十二、甘蔗,十三、呵梨陀,十四、呿波梨。 上多列梵言,未见翻译,并果名耳。 要水净等,坏好味故。 ……火净坏种,水净坏味。 准下,例通。 三中,善见,注莲华根[汁],即藕浆也。 叶中除菜,草果除瓜瓠等,并时浆故。 椰子列在草果,即今瓢子之类。 古云南海树生者,此乃木果,不在简除。 母论,破取汁,即压碎。 两,即味也,北人呼酒味为[酒]两。 ……四分,无欲仙人,谓不多欲。 梨枣等,即列八浆;文略二种,即阎浮浆、波楼师浆。 蕤,儒佳反,其果味甘,出北方。 果浆醉人,即同酒判。 ”(事钞记卷三三·七·九)戒本疏·三十舍堕法:“欲明诸清果浆,明势功能,正通时饮;但以非时分中病起要须,若不曲开,道器不立,故约过午,即以为名。 更无胜功,故守非时之目。 ”(戒疏记卷一二·三五·二)戒本疏·三十舍堕法:“非时药体,律中八浆,古昔无欲仙人所饮,故有渴病者开之。 若加口法,随何时受,至于昧爽;若不加法,随受随饮,限在须臾。 律无定判,僧祇如此。 ……僧祇中,一切豆谷麦,头不破者;酥、油、蜜、生果汁,得作非时浆。 善见,藕根捣破澄清得作;诸叶得作,除菜不得;诸果得作,除瓜不合。 ”行宗记释云:“非时,定体中,初科,初示体。 八浆:一、梨,二、酸枣,三、甘蔗,四、蕤果,五、蒲萄,六、舍楼伽,七、阎浮果,八、波楼伽果。 无欲仙[人],谓无贪欲者。 若下,明时限又二,初,明有法限。 昧,暗也;爽,明也。 谓夜分将尽,欲明未明之时。 次,明无法限。 律下,示所出。 钞引僧祇云,非时受不得置地停,谓时中受者,则容停久;非时中受,即须加法,不可放地停过须臾。 准明非时即受即服,不须加法,故云僧祇如此。 ”(戒疏记卷一二·三九·一) 发布时间:2025-05-21 01:04:1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