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虚空无为 内容: (术语)三无为之一。 有部宗所立有二虚空,一有为虚空,二无为虚空也。 凡现于无色像所者,是有为虚空,本来常空者无为虚空也。 有为虚空者有分限,有生灭,属于眼识之所见。 因是称此为空界之色,为五蕴中色蕴之所摄,六大中空大之所摄。 是有为无常也。 无为虚空者,无限无际,真空寂灭、离一切之障碍,一切有碍之物体得自在行动于其中者。 是属于意识之所缘,为三无为中之虚空无为。 世所谓为虚空者,即空界之色。 有为虚空也。 空界之色,其体性虽不障碍他法,然为他法障碍,现障碍于他有形物体而其体即灭,因此而名为有为。 若实之虚空,离于能碍所碍,亦周遍于有形之物体中,常恒不变,是为无为法,以无障碍解虚空之义。 俱舍论一曰:虚空但以无碍为性。 由无碍故,色于中行。 正理论一曰:虚空容受色等有为。 俱舍光记一曰:空界色,虽非能碍,而是所碍,被余色碍而开避故其体不生。 世言虚空者,于空界色说虚空声。 又曰:空界复由虚空得有。 大乘义章二曰:如毗昙。 虚空有二: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又】大乘六无为之一。 唯识论立六种无为,以彼有部所立虚空无为,非实有之法,于佛证得之法性上为六无为相中之一相。 法性之体,离诸之障碍,故名之为虚空无为,非别有容受万物之无为虚空也。 因而依有部则虚空之语,直指大虚空,依唯识则一者喻语,法性之无为,似大虚空,故名虚空。 一者法性,即为虚为空,故名虚空。 见唯识论二、同述记二末。 发布时间:2025-05-20 04:42:2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