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住智与涅槃智 内容: 【法住智与涅槃智】 p0765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卷十八页云:如世尊说:苏尸摩当知,先有法住智,后有涅槃智。 问:此中何者是法住智? 何者是涅槃智耶? 有作是说:知集智、是法住智。 知灭智、是涅槃智。 有余复说:知苦集智、是法住智。 知灭道智、是涅槃智。 或有说者,知苦集道智、是法住智。 知灭智、是涅槃智。 问:若尔;何故说先有法住智,后有涅槃智耶? 答:虽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后;而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前。 故作是说。 复有说者,知流转智、是法住智。 知还灭智、是涅槃智。 复次知缘起智、是法住智。 知缘起灭智、是涅槃智。 复次知生死智、是法住智。 知生死灭智、是涅槃智。 有余师说:近分地智、是法住智。 根本地智、是涅槃智。 云何知然? 经为量故。 如契经说:有诸外道、共集议言:佛未出时,我等多获名誉利养。 由佛出世,名利顿绝。 如日既出;爝火潜辉。 设何方便,名利如本。 然乔答摩、有二事胜。 谓善经论,形貌端严。 虽形貌难移;而经论易窃。 我众等内,有苏尸摩,念慧坚强,堪窃彼法。 若得彼法;名利如本。 既共议已;告苏尸摩。 彼由二缘,遂受众请。 一、爱亲友,二、善根熟。 便出王舍城,诣竹林精舍;谓苾刍曰:我欲出家。 时诸苾刍、将往白佛。 佛知根性,遣诸苾刍、度令出家,与受具戒。 彼后未久,诵三藏文,亦少解义。 窃作是念;欲利亲友,今正是时。 遂从竹林出,欲还王舍城。 然佛有遍照护法天眼,恒观世间谁能窃者。 时有五百应真苾刍、苏尸摩前、自赞己德。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苏尸摩曰:仁等所证、依何定耶? 为初静虑? 为乃至无所有处耶? 诸苾刍言:我等所证、皆不依彼。 苏尸摩言:若不依彼;如何得证? 诸苾刍曰:我等皆是慧解脱者。 时苏尸摩闻已;芒然不识所谓。 便作是念:脱我亲友问此义者;我当云何? 还诣佛所,问如是义。 世尊告曰:苏尸摩、当知先有法住智,后有涅槃智。 苏尸摩曰:我今不知何者法住智? 何者涅槃智? 佛言:随汝知与不知,然法应尔。 时苏尸摩不果先愿。 然彼五百应真苾刍、依未至定,得漏尽已;后方能起根本等至。 由此故知近分地智、是法住智,根本地智、是涅槃智。 发布时间:2025-05-20 15:19:5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3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