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内容: 【阿罗汉唯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p078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一卷一页云:问:何故阿罗汉惟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答:惟无记心、顺心断故。 谓善心强盛,坚住难坏;能令余心、长时续起,于心断不顺。 无记心羸劣,如朽败种,不坚住,易坏,不能令余心长时续起。 故于心断,最为随顺。 有说:以无记心、起过患少故。 谓善不善心、由二门,于生死中,起多过患。 一、由异熟果门,二、由等流果门。 无记心、但由等流果门起过患;非异熟果。 有说:以阿罗汉,背一切生故。 谓余有情将命终时,为当生故,极作意力,令善心起。 勿我当堕诸非爱趣。 阿罗汉背一切生,故不复作意;但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有说:以阿罗汉、不求趣异熟器故。 谓余有情、求趣当来异熟器故;将命终时,以极加行令善心起。 阿罗汉不求趣如是异熟器故;但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有说:阿罗汉住自性心,入于涅槃。 自性心者:即无记心。 以生生中,未尝无故。 或有一众同分中,无善心起。 谓已断善根,未相续者。 或有一众同分中,无不善心起。 谓已离欲界染者。 无有一众同分中,不起无记心者。 是以说无记心,名自性心。 惟住此心,入于涅槃。 有说:阿罗汉要住如上亲友心而涅槃故。 如人、欲适他土,亲友追送。 其下亲友、至门而返。 中至村界。 上至国境。 如是阿罗汉趣涅槃时,不善染污心,如下亲友;于离欲界及非想非非想处染时,即便舍离。 善心、如中亲友;于起无记心时,而便舍离。 无记心,如上亲友;于般涅槃时,乃便舍离。 有说:此是阿罗汉渐舍生死法故。 谓离欲界染时,舍一切不善心。 离非想非非想处染时,舍一切染污心。 起无记心时,舍一切善心。 入无余依涅槃时,舍一切无记心。 尊者妙音说曰:一切善心、皆是作功用起。 将命终时,不能复作功用。 是故惟住无记心、而般涅槃。 发布时间:2025-05-20 15:15:5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3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