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苦应遍知 内容: 【苦应遍知】 p0844 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二页云:复次为令永断生死道路,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谓有身见、是六十二见趣根本。 见趣是余烦恼根本。 诸余烦恼、是业根本。 诸业、复是异熟根本。 依止异熟,生长一切善不善无记法。 由此轮转、生死无穷。 遍知苦时,断有身见。 身见断故,生死路绝。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为令永断五我见十五我所见,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为令永断有身见、边执见、及唯证得空无愿三摩地,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从无始来、诸有情类、于五取蕴,起我、有情、命者、生者、及养育者、数取趣想。 谁能断此诸恶倒想,令得法想? 谓苦遍知。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从无始来、于苦非常空非我蕴、起常乐我净想。 谁能断此诸颠倒想,令得无颠倒想? 谓苦遍知。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从无始来、诸有情类、虽为诸蕴损恼逼切、如荷重担;而于诸蕴、希求贪着。 如诸婴儿、虽为乳母打骂逼切;而归附之。 欲令有情、断蕴贪着,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从无始来、诸有情类、由诸烦恼恶行颠倒,令心心所、于境邪曲。 谁令正直? 谓苦遍知。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便能安住无倒想心。 设彼现观苦圣谛已;于余圣谛,不复现观。 有人问言:此五取蕴、为苦为乐? 答言:唯苦、如热铁团。 复问:取蕴为常非常? 答言:非常。 一剎那后、决定不住。 复问:取蕴为净不净? 答言:不净。 如粪秽聚。 复问:取蕴有我无我? 答言:无我。 作者、受者、皆不可得。 唯空行聚。 此无颠倒,由苦遍知。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取蕴如病,性不调适。 取蕴如痈,性能逼恼。 取蕴如箭,性能损害。 取蕴如刀,性能伤切。 取蕴如毒,性能杀害。 取蕴如火,性能焚烧。 取蕴如怨,性不饶益。 取蕴如边城,恒为种种业烦恼贼之所侵扰。 能知此者,谓苦遍知。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名遇真佛出现世间,名入胜义如理正法,名真出家,名真受用正法财宝,得无障碍。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名舍曾缘,得未曾缘。 名舍共,得不共。 名舍世间,得出世间。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开未曾开圣道门故;能舍未曾舍异生性,能得未曾得圣性。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舍名、得名,舍界、得界,舍性、得性,舍名得名者:谓舍异生名,得圣者名。 舍界得界者:谓舍异生界分,得圣者界分。 舍性得性者:谓舍异生种姓,得圣者种姓。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得心、不得心因。 得苦、不得苦因。 得明、不得明因。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舍五同分,得八同分。 五同分者:谓五无间业同分。 八同分者:谓四向四果同分。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则舍如柳絮异生性,住如帝幢佛法性。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名为最初得法证净。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名最初得无有是处。 如契经说:无有是处、见圣谛者、故断他命,越所学处。 乃至广说。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诸瑜伽师、若遍知苦;名为最初入大法海,登大法山,摧大怨敌,升大法座。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苦应遍知。 非皆永断。 集应永断。 不应唯遍知。 灭应作证。 不应唯遍知。 道应修习。 不应唯遍知。 故佛唯说应遍知苦。 复次于四圣谛,皆应遍知。 苦在最初,故唯说苦。 发布时间:2025-05-20 14:15:1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3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