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段食 内容: 【段食】 p0856 瑜伽二十三卷十二页云:今此义中,意说段食。 此复云何? 谓饼麨饭羹臛糜粥酥油糖蜜鱼肉葅酢乳酪生酥姜盐酢等,种种品类,和类为抟,段段吞食。 故名段食。 二解 瑜伽六十六卷四页云:复次此中段食、当言香味触处所摄。 何以故? 由香味触、若正消变;便能长养。 不正消变,乃为损减。 色等余法,无有长养损减消变;是故说彼非段食性。 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当于尔时,不名段食,但言触食。 若受用已;安隐消变,增长喜乐。 于消变时,乃名段食。 若有熟变、不能长养诸根安乐;彼虽熟变;不名段食。 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不生欢喜,亦不能令诸根悦豫;当于尔时,都不名食。 即彼后时,安隐熟变,增长安乐;彼于尔时,乃名段食。 若有熟变,不长安乐;彼虽熟变,亦不名食。 三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三页云:问:段食是何义? 答:分段而食,故名段食。 问:若尔;所饮吮等、非段食耶? 答:从多分说,是故无过。 复有说者,饮吮等时,亦作分段。 有余师说:从初而说。 谓劫初时人、受用地味,皆作分段而吞啖之。 因名段食。 四解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一者、段食。 变坏为相;谓欲界系香味触三,于变坏时,能为食事。 由此色处,非段食摄。 以变坏时,色无用故。 五解 杂集论五卷十页云:初是段食。 由变坏时,长养根大故。 六解 俱舍论十卷十三页云:段有二种。 谓细及粗。 细、谓中有食。 香为食故。 及天劫初食。 无变秽故。 如油沃砂,散入支故。 或细污虫婴儿等食、说名为细。 翻此为粗。 如是段食,唯在欲界。 离段食贪,生上界故。 唯欲界系。 香味触三,一切皆为段食自体。 可成段别而饮啖故。 谓以口鼻分分受之。 光影炎凉,如何成食? 传说:此语从多为论。 又虽非饮啖;而能持身,亦细食所摄。 如涂洗等色,亦可成段别饮啖;何缘非食。 此不能益自所对根解脱者故。 夫名食者、必先资益自根大种,后乃及余。 饮啖色时,于自根大,尚不为益;况能及余。 由彼诸根,境各别故。 有时见色、生喜乐者,缘色触生,是食;非色。 又不还者及阿罗汉、解脱食贪,虽见种种上妙饮食;而无益故。 七解 集异门论八卷八页云:云何段食? 或粗或细? 答:若段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润,充悦、随充悦,护、随护,转、随转,持、随持;是名段食。 云何施设段食粗细? 答:依所资养有情大小及段渐次,施设粗细。 其事如何? 答:如灯祇罗兽等所食为粗,尼民祇罗兽等所食为细。 尼民祇罗兽等所食为粗,泥弥兽等所食为细。 泥弥兽等所食为粗,龟鳖鱼等所食为细。 龟鳖鱼等所食为粗,余水生虫所食为细。 复次象马牛等所食为粗,羊鹿猪等所食为细。 羊鹿猪等所食为粗,野干狗等所食为细。 野干狗等所食为粗,雁孔雀等所食为细。 雁孔雀等所食为粗,余陆生虫所食为细。 复次若诸有情、食诸草木枝条叶等;彼食是麤。 若诸有情、食饭粥等;彼食是细。 若诸有情、食饭粥等;彼食是麤。 若诸有情、食酥油等;彼食是细。 复次若诸有情、以口嘴舌摄取段食,用齿咀嚼而吞食之;彼食是麤。 若诸有情、在胎卵中段食津液,从脐而入,资养其身;彼食是细。 复次若诸有情、食有便秽;彼食是麤。 若诸有情、食无便秽;彼食是细。 如有食香酥酡味等,虽有所食;而无便秽。 如是施设段食。 八解 品类足论七卷五页云:段食云何? 谓缘段食,诸根长养,大种增益,资助、随资助,充悦、随充悦,护、随护,转、随转,益、随益;是名段食。 发布时间:2025-05-20 14:05:1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