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信 内容: 【信】 p0869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若即于彼补特伽罗处所而起故,名为信。 二解 如八种断行中说。 三解 显扬一卷五页云:信者:谓于有体、有德、有能、心净忍可为体。 断不信障为业。 能得菩提资粮圆满为业。 利益自他为业。 能趣善道为业。 增长净信为业。 如经说:于如来所、起坚固信。 四解 成唯识论六卷一页云:云何为信? 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 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然信差别、略有三种。 一、信实有。 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 二、信有德。 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 三、信有能。 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由斯对治不信彼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 忍、谓胜解。 此即信因。 乐欲、谓欲。 即是信果。 确陈此信自相是何? 岂不适言心净为性。 此犹未了彼心净言。 若净即心;应非心所。 若令心净;惭等何别? 心俱净法,为难亦然。 此性澄清,能净心等。 以心胜故;立心净名。 如水清珠,能清浊水。 惭等虽善;非净为相。 此净为相。 无滥彼失。 又诸染法,各别有相。 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 如极秽物,自秽秽他。 信正翻彼,故净为相。 有说:信者:爱乐为相,应通三性。 体应即欲。 又应苦集,非信所缘。 有执信者,随顺为相。 应通三性。 即胜解欲。 若印顺者;即胜解故。 若乐顺者;即是欲故。 离彼二体,无顺相故。 由此应知心净是信。 五解 杂集论一卷十一页云:信者:于有体有德有能,忍可清净希望为体;乐欲所依为业。 谓于实有体,起忍可行信。 于实有德,起清净行信。 于实有能,起希望行信。 谓我有力能得能成。 六解 五蕴论三页云:云何为信? 谓于业果诸谛宝中,极正符顺,心净为性。 七解 广五蕴论五页云:云何信? 谓于业果诸谛宝等,深正符顺,心净为性。 于业者:谓福非福不动业。 于果者: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 于谛者:谓苦集灭道谛。 于宝者:谓佛法僧寶。 于如是业果等,极相符顺;亦名清净。 及希求义。 与欲所依为业。 八解 俱舍论四卷四页云:此中信者:令心澄净。 有说:于谛实业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 九解 品类足论一卷三页云:信云何? 谓心澄净性。 十解 品类足论三卷一页云:信云何? 谓信性、増上信性、忍可、欲作、欲为欲造、心澄净性,是名为信。 十一解 入阿毗达磨论上七页云:信、谓令心于境澄净,谓于三宝因果相属有性等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 是能除遣心浊秽法。 如清水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淸。 如是信珠,在心池内,心诸浊秽、皆即除遣。 信佛证菩提,信法是善说,信僧具妙行,亦信一切外道所迷缘起法性;是信事业。 发布时间:2025-05-20 13:52:0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