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诤 内容: 【无诤】 p1045瑜伽九十九卷二十一页云:和合方便,共为一事,名曰无诤。 二解显扬四卷五页云:无诤者:谓能守护他烦恼行之所引摄无痴智见性,及彼相应等持诸心心法。 由此行多所行故。 三解无性释九卷二十三页颂云: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 害烦恼有染,常哀愍归礼。 此颂显无诤,世俗智为性。 不同声闻所得无诤,将入城邑,先审观察;若一有情,当缘我身,随起一种烦恼诤者;即便不入。 如来观见,虽诸有情,当缘佛身,起诸烦恼;若彼堪任受佛化者;即便往彼,方便调伏;令灭烦恼。 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者:非如声闻,住无诤定,方便远离;不令自身作少有情生烦恼缘;唯伏欲界有事烦恼,非余烦恼。 诸佛不尔。 方便能灭一切有情一切烦恼,令无有余。 害烦恼者;唯害烦恼。 不害有情。 有染常哀愍者:若诸有情,有烦恼染;佛常哀愍而不诃害。 如有颂言:如咒鬼良医,治诸鬼所魅。 但诃害鬼魅;非鬼所魅者。 如是大悲尊,治烦恼所魅。 但诃害烦恼;不诃害有情。 四解集论二卷四页云:云何无诤? 几是无诤? 为何义故,观无诤耶? 谓有诤相违,是无诤义。 乃至无漏有尔所量,无诤亦尔。 为舍执着离诤我故,观察无诤。 五解杂集论十四卷一页云:复次无诤者:谓依止静虑,于防护他所应起烦恼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 所以者何? 住无诤者,若欲往诣一切有情所应见处,先于自所住处,以愿智力,观彼有情,为于我身当来烦恼现前行不。 如是观已;若知于我所,当起爱恚悭嫉等烦恼;即便不往。 若不当起;乃往其所。 以能护他诸烦恼诤,令不当起;故名无诤。 又云:无诤作何业? 谓所发语言,闻皆信伏。 爱护他心,最为胜故。 如其所应发语言故。 六解俱舍论二十七卷七页云:前三门中,且辩无诤。 颂曰:无诤世俗智,后静虑不定。 三洲缘未生。 欲界有事惑。 论曰:言无诤者,谓阿罗汉,观有情苦,由烦恼生。 自知己身,福田中胜;恐他烦恼,复缘己生;故思引发如是相智。 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瞋等。 此行能息诸有情类烦恼诤故;得无诤名。 此行但以俗智为性。 第四静虑,为其所依。 乐通行中,最为胜故。 不动应果,能起,非余。 余尚不能自防起惑;况能止息他身烦恼。 此唯依止三洲人身,缘欲未来有事烦恼。 勿他烦恼,缘己生故。 诸无事惑,不可遮防。 内起随应,总缘境故。 发布时间:2025-05-20 08:25:3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