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等无间缘 内容: 【等无间缘】 p1120如四种中说。 二解瑜伽五十二卷一页云:复次云何等无间缘? 谓此诸心心所无间,彼诸心心所生。 说此为彼等无间缘。 三解瑜伽八十五卷十二页云:等无间缘者:谓前六识等及相应法、等无间灭,后六识等及相应法、等无间生。 四解成唯识论七卷十八页云:二、等无间缘。 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 多同类种、俱时转故;如不相应,非此缘摄。 由斯八识,非互为缘。 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胜;故得互作等无间缘。 入无余心,最极微劣,无开导用;又无当起等无间法;故非此缘。 云何知然? 论有诚说:若此识等无间,彼识等决定生;即说此是彼等无间缘故。 即依此义,应作是说:阿陀那识,三界九地,皆容互作等无间缘。 下上死生,相开等故。 有漏无间,有无漏生,无漏定无生有漏者。 镜智起已;必无断故。 善与无记,相望亦然。 此何界后引生无漏? 或从色界,或欲界后。 谓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引生无漏。 彼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宫,得菩提故。 二乘回趣大菩提者,定欲界后引生无漏。 回趣留生,唯欲界故。 彼虽必往大自在宫,方得成佛;而本愿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 有义、色界亦有声闻,回趣大乘,愿留身者。 既与教理、俱不相违;是故声闻第八无漏、色界心后、亦得现前。 然五净居、无回趣者。 经不说彼发大心故。 第七转识、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无间缘。 随第八识生处系故。 有漏无漏、容互相生。 十地位中,得相引故。 善与无记、相望亦然。 于无记中,染与不染、亦相开导。 生空智果前后位中,得相引故。 此欲色界、有漏得与无漏相生。 非无色界。 地上菩萨、不生彼故。 第六转识、三界九地、有漏无漏善不善等、各容互作等无间缘。 润生位等、更相引故。 初起无漏,唯色界后。 决择分善、唯色界故。 眼耳身识、二界二地,鼻舌两识、一界一地,自类互作等无间缘。 善等相望,应知亦尔。 有义、五识、有漏无漏、自类互作等无间缘。 未成佛时,容互起故。 有义无漏,有漏后起。 非无漏后、容起有漏。 无漏五识非佛,无故。 彼五色根,定有漏故。 是异熟识相分摄故。 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发无漏识,理不相应故。 此二于境明昧异故。 五解杂集论五卷一页云:等无间缘者:谓中无间隔等无间故,同分异分心心法生等无间故;是等无间缘义。 中无间隔等无间者:不必剎那中无间隔。 虽隔剎那;但于中间,无异心隔;亦名中无间隔。 若不尔;入无心定心,望出定心,应非等无间缘。 然是彼缘。 是故于一相续中,前心望后心,中间无余心隔故;是等无间缘。 如心望心,当知心法亦尔。 同分异分心心所生等无间者:谓善心心所,望同分善,异分不善无记,无间生心心所,为等无间缘。 如是不善无记心心所,望同分异分无间生心心所,亦尔。 又欲界心心所,望欲色无色界及无漏无间生心心所,为等无间缘。 如是色界等心心所,各各别望色界等及欲界等无间生心心所,如其所应,尽当知。 六解大毗婆沙论十卷十六页云:问:如前所说等无间缘,自体是何? 答: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所法,诸余过去现在心心所法,是谓等无间缘自体。 问:何故阿罗汉最后心心所法、非等无间缘耶? 答:彼心心所法,若是等无间缘者;彼后应有心心所法生。 若尔;便无究竟解脱。 有余师说:彼亦是等无间缘。 彼后心心所法不生者,有余缘故。 非彼为碍。 设当生者;亦与作缘。 犹如意根、意界、意处。 彼不应作是说。 所以者何? 等无间缘、依作用立。 若法、与彼法、作等无间缘;无法、无有情、无咒术、无药物等、能为障碍,令彼不生。 意根界处,依根相故立。 虽后识不生;而有根等相故,得名根等。 问:何故阿罗汉最后心、有意根等相,而无等无间缘相耶? 答:意根界处、不必观于后法故立;观心所等、亦得名故。 等无间缘、观后法立。 后不生故;不说为缘。 复次不生法中有意识相,故最后心、是意根等。 不生法中、无等无间相。 以杂乱住故。 是以最后心等、不立等无间缘。 发布时间:2025-05-20 08:24:5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