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时差别名 内容: 【时差别名】 p0916 西域记二卷二页云:若乃阴阳历运,日月次舍,称谓虽殊;时候无异。 随其星建,以标月名。 时极短者,谓剎那也。 百二十剎那为一呾剎那。 六十呾剎那为一腊缚。 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 五牟呼栗多为一时。 六时合成一日一夜。 (夜三昼三。)居俗日夜分为八时。 (昼四夜四。 于一一时,各有四分。)月盈至满,谓之白分。 月亏至晦,谓之黑分。 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 月有小大故也。 黑前白后,合为一月。 六月合为一行。 日游在内,北行也。 日游在外,南行也。 总此二行,合为一岁。 又分一岁、以为六时。 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渐热也。 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热也。 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时也。 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时也。 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渐寒也。 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 如来圣教,岁为三时。 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 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 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 或为四时。 春夏秋冬也。 春、三月。 谓制呾逻月,吠舍佉月,逝瑟咤月。 当此从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 夏、三月。 谓頞沙荼月,室罗伐拿月,婆罗钵陀月。 当此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秋、三月。 谓頞湿缚庾阇月,迦剌底迦月,末伽始罗月。 当此从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 冬、三月。 谓报沙月,磨袪月,颇勒窭拿月。 当此从十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 故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两安居。 或前三月,或后三月。 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 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 斯皆边裔殊俗,不达中国正音;或方言未融,而传译有谬。 又推如来入胎、初生、出家、成佛、涅槃、日月,皆有参差;语在后记。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8:1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