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酒戒 内容: 【酒戒】 p0941 俱舍论十四卷十八页云:复以何缘、不于远离遮罪、建立近事律仪? 谁言此中不离遮罪。 离何遮罪? 谓离饮酒。 何缘于彼诸遮罪中,不制离余,唯遮饮酒? 颂曰:遮中唯离酒,为护余律仪。 论曰:诸饮酒者、心多纵逸,不能守护诸余律仪。 故为护余、令离饮酒。 宁知饮酒、遮罪摄耶? 由此中无性罪相故。 以诸性罪,唯染心行。 为疗病时,虽饮诸酒;不为醉乱,能无染心。 岂不先知酒能醉乱,而故欲饮,即是染心? 此非染心。 由自知量;为疗病故,分限而饮,不令醉乱;故非染心。 诸持律者、言饮酒是性罪。 如彼尊者邬波离言:我当如何供给病者? 世尊告曰:唯除性罪。 余随所应,皆可供给。 然有染疾释种须酒。 世尊不开彼饮酒故。 又契经说:诸有苾刍、称我为师;不应饮酒。 乃至极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应饮。 故知饮酒、是性罪摄。 又诸圣者、虽易多生;亦不犯故。 如杀生等。 又经说是身恶行故。 对法诸师言非性罪。 然为病者、总开遮戒;复于异时、遮饮酒者;为防因此犯性罪故。 又令醉乱、量无定限;故遮乃至饮茅端所沾量。 又一切圣、皆不饮者,以诸圣者、具惭羞故。 饮酒能令失正念故。 乃至少分亦不饮者;以如毒药、量无定故。 又经说是身恶行者;酒是一切放逸处故。 由是独立放逸处名。 余不立此名皆是性罪故。 然说数习堕恶趣者;显数饮酒、能令身中诸不善法、相续转故。 又能引发恶趣业故。 或能令彼转增盛故。 如契经说: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处、依何义说? 酝食成酒,名为窣罗。 酝余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令醉,不名末陀。 若令醉时;名末陀酒。 简无用位,重立此名。 然以槟榔及稗子等、亦能令醉;为简彼故,须说窣罗迷丽耶酒。 虽是遮罪;而令放逸、广造众恶。 为令殷重遮断,故说放逸处言。 酒是放逸所依处故。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三卷十六页云:问:世尊何故于遮罪中,惟离饮酒、立为学处? 答:旧对法诸师、及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说:惟离饮酒是近事者所受律仪家族本地。 离余遮罪,则不如是。 故此惟立离饮诸酒。 胁尊者曰:法王法主、知此律仪、有法能为障碍遮止,有法不为障碍遮止。 谓饮诸酒、于此律仪,最极能为障碍遮止。 如守门者、禁门不开。 离余遮罪,则不如是。 故此惟立离饮诸酒。 有作是说:离饮诸酒、易可防护。 非余遮罪。 谓酪清浆沙糖水等,足能止渇,何用酒为。 有余师言:离饮酒戒、能总防护诸余律仪。 如堑垣城,能总防护。 复有说者,若不防护离饮酒戒;则总毁犯诸余律仪。 余则不尔。 曾闻有一邬波索迦、禀性仁贤,受持五戒,专精不犯。 后于一时,家属大小、当为宾客;彼独不往,留食共之。 时至取食,咸味多故;须臾增渇。 见一器中,有酒如水。 为渇所逼,遂取饮之。 尔时便犯离饮酒戒。 时有邻鸡、来入其舍。 盗心捕杀,烹煮而啖。 于此复犯离杀盗戒。 邻女寻鸡,来入其室。 复以威力、强逼交通。 缘此更犯离邪行戒。 邻家愤怒,将至官司。 时断事者、讯问所以。 彼皆拒讳。 因斯又犯离虚诳语。 如是五戒、皆因酒犯。 故遮罪中、独制饮酒。 有余师说:酒令失念,增无惭愧,其过深重,故偏制立。 如律中说:制地国中,有一毒龙,性极暴恶,为稼穑害。 其所居池、水陆空飞、无敢近者。 时有尊者、名曰善来。 以巧方便、令其调伏。 因此名称、流布八方。 于是信心、竞兴供养。 渐次游化,至室罗筏。 值彼城中请僧设会。 有近事女、家不丰饶。 独请善来,奉上饮食。 食多盐味,须臾增渇。 为渇所逼,现相求饮。 时近事女、作是思惟。 尊者所食,极为肥腻。 若饮冷水;或当致疾。 遂设方便,授以清酒。 彼不审察,便取饮之。 赞慰收衣,趣胜林寺。 将至,醉闷[酉*面]眩便倒。 衣钵锡杖、狼藉在地。 露体而卧,无所觉知。 佛将阿难、经行遇见,知而顾问,此卧者谁? 何为此间醉酒而卧? 阿难白佛:此是善来。 佛告阿难:可集僧众。 僧众集已;佛在众中,敷如常坐,结加趺坐。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汝等闻见苾刍善来、曾以巧便伏毒龙不? 诸苾刍众、随已见闻,各白佛言:我曾闻见。 佛言:汝等;于意云何? 善来今能伏虾蟆不? 苾刍皆曰:不也;世尊。 尔时如来种种方便、诃毁酒过。 告诸苾刍:汝等若称佛为师者;自今已往,下至茅端所沾酒渧,亦不得饮。 故遮罪中、独制饮酒。 有作是说:饮酒能令智能衰退。 如说:长者智能衰退,是第六失。 故遮罪中、独制饮酒。 有余师说:圣者经生,必不饮酒。 虽婴孩位,养母以指强渧口中;不自在故,而无有失。 才有识别;设遇强缘;为护身命,亦终不饮。 故遮罪中,独立酒戒。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8:0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