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二静虑以上各有七种作意 内容: 【第二静虑以上各有七种作意】 p0970瑜伽三十三卷八页云:如初静虑定有七种作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定、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当知各有七种作意。 若于有寻有伺初静虑地,觉了粗相;于无寻无伺第二静虑地,觉了静相;为欲证入第二静虑。 应知是名了相作意。 谓已证入初静虑定、已得初静虑者、于诸寻伺,观为麁性,能正了知。 若在定地、于缘最初率尔而起匆务行境、麁意言性;是名为寻。 即于彼缘,随彼而起,随彼而行,徐历行境、细意言性;是名为伺。 又正了知如是寻伺、是心法性;心生时生,共有、相应、同一缘转。 又正了知如是寻伺,依内而生,外处所摄。 又正了知如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所摄,从因而生,从缘而生;或增或减,不久安住。 暂时而有,率尔现前;令心躁扰、令心散乱、不静行转。 求上地时,若住随逐。 是故皆是黑品所摄。 随逐诸欲离生喜乐少分胜利、随所在地,自性能令有如是相。 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有寻有伺心行所缘境、躁扰而转;不得寂静。 以如是等种种行相、于诸寻伺,觉了粗相。 又正了知第二静虑、无寻无伺。 如是一切所说麁相、皆无所有。 是故宣说第二静虑有其静相。 彼诸粗相、皆远离故。 为欲证入第二静虑。 随其所应,其余作意、如前应知。 如是乃至为欲证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于地地中,随其所应,当知皆有七种作意。 又彼麤相,遍在一切下地皆有。 下从欲界、展转上至无所有处。 当知粗相、略有二种。 谓诸下地、苦住增上。 望上所住不寂静故;及诸寿量、时分短促;望上寿量,转减少故。 此二粗相、由前六事,如其所应,当正寻思随彼彼地乐离欲时,如其所应,于次上地寻思静相。 渐次乃至证得加行究竟果作意。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7:4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