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唯识无境 内容: 【唯识无境】 p1007摄论二卷二页云:又此诸识,皆唯有识。 都无义故。 此中以何为喻显示? 应知梦等为喻显示。 谓如梦中,都无其义;独唯有识。 虽种种色声香味触舍林地山,似义影现;而于此中,都无有义。 由此喻显,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 由此等言、应知复有幻诳鹿爱翳眩等喻。 若于觉时,一切时处、皆如梦等,唯有识者;如从梦觉,便觉梦中皆唯有识。 觉时何故不如是转? 真智觉时,亦如是转。 如在梦中,此觉不转;从梦觉时,此觉乃转。 如是未得真智觉时,此觉不转;得真智觉、此觉乃转。 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 由教及理,应可比知。 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又薄伽梵解深密经亦如是说:谓彼经中、慈氏菩萨问世尊言:诸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 当言无异? 佛告慈氏:当言无异。 何以故? 由彼影像、唯是识故。 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世尊! 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云何此心还取此心? 慈氏! 无有少法、能取少法。 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如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见影像显现。 此心、亦尔。 如是生时,相似有异所见影现,即由此教,理亦显现。 所以者何?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 由此道理,菩萨于其一切识中,应可比知皆唯有识;无有境界。 又于如是青瘀等中,非忆持识。 见所缘境,现前住故。 闻思所成二忆持识,亦以过去为所缘故;所现影像,得成唯识。 由此比量,菩萨虽未得真智觉;于唯识中,应可比知。 二解 唯识二十论一页云:安立大乘三界唯识。 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心意识了,名之差别。 此中说心,意兼心所。 唯遮外境,不遣相应。 内识生时,似外境现。 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7:2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