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三静虑 内容: 【第三静虑】 p0964瑜伽十二卷十七页云:又于第三,喻有差别。 如嗢钵罗等离喜之乐。 彼相应法、及所依身、当知亦尔。 水喻离喜无寻伺定。 喜发踊跃;由无彼故;喻华胎藏没在水中。 二解 瑜伽三十三卷十一页云:复次彼于喜相,深见过失;是故说言于喜离欲。 又于尔时,远离二种乱心灾患;能于离喜第三静虑摄持其心。 第二静虑已离寻伺;今于此中复离于喜。 是故说言安住于舍。 如是二法、能扰乱心,障无间舍。 初静虑中,有寻伺故;令无间舍、不自在转。 第二静虑、由有喜故;令无间舍、不自在转。 是故此舍、初二静虑、说名无有。 由是因缘,修静虑者、第三静虑、方名有舍。 由有舍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复现行。 若复于此第三静虑,不善修故;或时失念。 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时复现行。 寻即速疾以慧通达、能正了知,随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弃舍除遣变吐,心住上舍。 是故说有正念正知。 彼于尔时,住如是舍、正念、正知,亲近修习多修习故;令心踊跃俱行喜受、便得除灭。 离喜寂静,最极寂静。 与喜相违心受生起。 彼于尔时,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 是故说言有身受乐。 第三静虑已下诸地、无如是乐及无间舍。 第三静虑已上诸地、此无间舍、虽复可得;而无有乐。 下地乐舍、俱无有故;上地有舍而无乐故;是故说言于是处所。 谓第三静虑、诸圣宣说。 谓依于此已得安住补特伽罗、具足舍念及以正知,住身受乐,第三静虑具足安住。 言诸圣者,谓佛世尊、及佛弟子。 三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四页云:复有一类、离喜,住舍正念正知,身受乐,圣说应舍,第三静虑具足住。 是名第三天道。 六卷四页释云:离喜者:云何喜? 谓心欣极欣,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 心于此喜,离染解脱;故名离喜。 住舍正念正知者:彼于尔时,安住行舍、正念、正知。 云何舍? 谓离喜时,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 云何正念? 谓离喜时,诸念、诸念乃至心明记性,总名正念。 云何正知? 谓离喜时所起于法拣择,乃至毗钵舍那;总名正知。 身受乐者;身、谓意身。 由意身中,有受乐故;四大种身、亦得安适。 由此因缘,名身受乐。 此中乐者:谓离喜时、已离身重性心重性,乃至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 此是受乐;非轻安乐。 圣说应舍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 说谓宣说分别开示劝修定者,应舍此乐,不应耽昩。 唯应住舍正念正知。 第三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居第三故。 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在第三故。 静虑者:谓在此定中,行舍、正念、正知、身受乐、心一境性,总此五支、名第三静虑。 如有颂言:离喜最上迹、舍念知乐定,名第三静虑。 诸佛所称誉。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7:0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