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想天 内容: 【无想天】 p1048瑜伽五十六卷一页云:依何分位,建立无想天? 答:依已生无想有情天中,名灭分位;建立无想。 此亦三门。 自性者,无覆无记。 补特伽罗者,唯异生性;彼非诸圣者。 起者,谓能引发无想定思,能感彼异熟果。 后想生已;是诸有情,便从彼没。 二解显扬一卷十四页云:无想天者:谓先于此间,得无想定;由此后生无想有情天处,不恒现行诸心心法灭性。 三解成唯识论七卷七页云:无想天者:谓修彼定,厌麁想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 故六转识,于彼皆断。 有义,彼天常无六识。 圣教说彼无转识故。 说彼唯有有色支故。 又说彼为无心地故。 有义,彼天将命终位,要起转识,然后命终。 彼必起下润生爱故。 瑜伽论说:后想生已;是诸有情,从彼没故。 然说彼无转识等者;依长时说。 非谓全无。 有义,生时亦有转识。 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 如余本有初,必有转识故。 瑜伽论说:若生于彼;唯入不起。 其想若生;从彼没故。 彼本有初,若无转识;如何名入。 先有后无,乃名入故。 决择分言:所有生得心心所灭,名无想故。 此言意显彼本有初,有异熟生转识暂起。 宿因缘力,后不复生。 由斯引起异熟无记分位差别,说名无想。 如善引生二定名善。 不尔;转识一切不行,如何可言唯生得灭。 故彼初位,转识暂起。 彼天唯在第四静虑。 下想麁动,难可断故。 上无无想异熟处故。 即能引发无想定思,能感彼天异熟果故。 四解广五蕴论十三页云:云何无想天? 谓无想定所得之果。 生彼天已;所有不恒行心心法灭为性。 五解俱舍论五卷二页云:已辩同分;无想者何? 颂曰:无想无想中,心心所法灭。 异熟居广果。 论曰: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 是实有物。 能遮未来心心所法,令暂不起。 如堰江河。 此法一向是异熟果。 谁之异熟? 谓无想定。 无想有情,居在何处? 居在广果。 谓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 彼为恒无想? 为亦有想耶? 生死位中,多时有想。 言无想者,由彼有情,中间长时,想不起故。 如契经说:彼诸有情,由想起故;从彼处没。 然彼有情,如久睡觉,还起于想。 从彼没已,必生欲界;非余处所。 先修定行,势力尽故。 于彼不能更修定故。 如箭射空,力尽便堕。 若诸有情,应生彼处;必有欲界顺后受业。 如应生彼北俱卢洲,必定应有生天之业。 六解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四卷八页云:问:无想天在何处摄? 答:外国师说:第四静虑,处别有九;此是一处。 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即广果天摄。 然以高胜寂静,故别立名。 犹如村边阿练若处。 问:彼天身量云何? 答:五百逾缮那。 问:彼寿量云何? 答:五百劫。 问:作何等威仪住? 有说:结加趺坐,如沙门释子。 有说:却踞而坐,如婆罗门。 如是说者,如先入此定所住威仪,则以此威仪,于彼五百劫住。 如彼广说。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6:1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