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得非得 内容: 【得非得】 p0992成唯识论一卷十五页云:且彼如何知得非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 契经说故。 如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恶。 圣者成就十无学法。 又说:异生不成就圣法。 诸阿罗汉不成就烦恼。 成不成言,显得非得。 经不说此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为证不成。 亦说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非情。 若谓于宝、有自在力,假说成就;于善恶法,何不许然;而执实得。 若谓七宝、在现在故,可假说成;宁知所成善恶等法,离现在有。 离现实法,理非有故。 现在必有善种等故。 又得于法、有何胜用? 若言能起;应起无为。 一切非情,应永不起。 未得已失、应永不生。 若俱生得为因起者;所执二生,便为无用。 又具善恶无记得者,善恶无记,应顿现前。 若待余因;得便无用。 若得于法,是不失因,有情由此成就彼故;诸可成法、不离有情。 若离有情;实不可得。 故得于法、俱为无用。 得实无故;非得、亦无。 然依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 一、种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 翻此,假立不成就名。 此类虽多;而于三界见所断种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异生性。 于诸圣法,未成就故。 二解 俱舍论四卷十四页云:于中且辩得非得相。 颂曰:得谓获成就。 非得、此相违。 得非得唯于自相续二灭。 论曰:得、有二种。 一者、未得已失今获,二者、得已不失成就。 应知非得、与此相违。 于何法中,有得非得? 于自相续、及二灭中。 谓有为法、若有堕在自相续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续。 无有成就他身法故。 非非相续。 无有成就非情法故。 且有为法、决定如是。 无为法中,唯于二灭、有得非得。 一切有情、无不成就非择灭者故。 对法中得、传说如是。 谁成无漏法? 谓一切有情、除初剎那具缚圣者,及余一切具缚异生,诸余有情、皆成择灭。 决定无有成就虚空;故于虚空、不言有得。 以得无故;非得亦无。 宗明非得,得相翻而立故。 诸有得者、亦有非得;义准可知,故不别释。 何缘知有别物名得? 契经说故。 如契经言:圣者于彼十无学法,以生以得以成就故;已断五支,乃至广说。 若尔;非情及他相续、亦应成就。 所以者何? 契经说故。 如契经说:苾刍当知。 有转轮王、成就七宝;乃至广说。 此中自在、说名成就。 谓转轮王、于彼七宝,有自在力,随乐转故。 此既自在说名成就。 余复何因、知有别物? 许有别物,有何非理? 如是非理。 谓所执得、无体可知、如色声等,或贪瞋等。 无用可知、如眼耳等。 故无容有别物名得。 执有别物,是为非理。 若谓此得、亦有作用;谓作所得诸法生因。 是则无为、应无有得。 又所得法、未得已舍,界地转易、及离染故;彼现无得,当云何生。 若俱生得、为生因者;生与生生、复何所作。 又非情法、应定不生。 又具缚者、下中上品烦恼现起差别应无。 得无别故。 若由余因、有差别者;即应由彼诸法得生。 得复何用。 故彼所言得有作用谓作所得诸法生因,理不成立。 谁言此得作法生因? 若尔;此得有何作用? 谓于差别、为建立因。 所以者何? 若无有得;异生圣者、起世俗心,应无异生及诸圣者建立差别。 岂不烦恼已断未断、有差别故,应有差别? 若执无得;如何可说烦恼已断、及与未断。 许有得者,断未断成。 由烦恼得、离未离故。 此由所依有差别故;烦恼已断未断义成。 谓诸圣者、见修道力、令所依身转变异本。 于彼二道所断惑中,无复功能、令其现起。 犹如种子、火所焚烧,转变异前,无能生用;如是圣者所依身中,无生惑能,名烦恼断。 或世间道,损所依中烦恼种子,亦名为断。 与上相违,名为未断。 诸未断者、说名成就。 诸已断者、名不成就。 如是二种、但假非实。 善法有二。 一者、不由功力修得,二者、要由功力修得。 即名生得及加行得。 不由功力而修得者,若所依中,种未被损;名为成就。 若所依中,种已被损;名不成就。 谓断善者、由邪见力,损所依中善根种子;应知名断。 非所依中善根种子毕竟被害,说名为断。 要由功力而修得者,若所依中彼法已起,生彼功力、自在无损;说名成就。 与此相违,名不成就。 如是二种,亦假非实。 故所依中,唯有种子未拔未损,增长自在,于如是位,立成就名。 无有别物。 此中何法名为种子? 谓名与色、于生自果所有展转邻近功能。 此由相续转变差别。 何名转变? 谓相续中,前后异性。 何名相续? 谓因果性三世诸行。 何名差别? 谓有无间生果功能。 然有处说:若成就贪,便不能修四念住者;彼说耽着贪烦恼者、不能厌舍,故名成就。 由随耽着贪爱时分,于四念住,必不能修。 如是成就、遍一切种,唯假非实。 唯遮于此,名不成就。 亦假非实。 毗婆沙师、说此二种,皆有别物;实而非假。 如是二途,皆为善说。 所以者何? 不违理故。 我所宗故。 三解 入阿毗逹磨论下六页云:得、谓称说有法者因。 法有三种。 一、净,二、不净,三、无记。 净、谓信等。 不净、谓贪等。 无记、谓化心等。 若成此法;名有法者。 称说此定因名得获成就。 得若无者;贪等烦恼现在前时,有学既无无漏心故;应非圣者。 异生若起善无记心;尔时应名已离染者。 又诸圣者、与诸异生、无涅槃得互相似故;应俱名异生,或俱名圣者。 如法王说:起得成就十无学法,故名圣者。 永断五支,乃至广说。 又世尊说:苾刍当知;若有成就善不善法;我见如是诸有情类心相续中,善不善得增长无边。 作如是说:汝等苾刍、不应校量有情胜劣,不应妄取补特伽罗德量浅深;乃至广说。 故知法外定有实得。 此有二种。 一者、未得已失今获,二者、得已不失成就。 应知非得、与此相违。 于何法中,有得非得? 于自相续及二灭中,有得非得。 非他相续。 无有成就他身法故。 非非相续。 无有成就非情法故。 亦非虚空。 无有成就虚空者故。 彼得无故;非得亦无。 得有三种。 一者、如影随形得,二者、如牛王引前得,三者、如犊子随后得。 初得、多分如无覆无记法。 第二得、多分如上地没生欲界,结生时,欲界善法得。 第三得、多分如闻思所成慧等,除俱生,所余得。 此中应作略毗婆沙。 谓欲界系善不善色、无前生得。 但有俱生、及随后得。 除眼耳通慧、及能变化心、并除少分若威仪路若工巧处极数习者,诸余一切无覆无记法、及有覆无记。 表色惟有俱生得。 势力劣故;无前后得。 所余诸法、一一容有前后俱得。 善法得、惟善。 不善法得、惟不善。 无记法得、唯无记。 欲界法得、惟欲界。 色界法得、惟色界。 无色界法得、惟无色界。 无漏法得,通三界及无漏。 无漏法者、谓道谛、三无为。 俱不系故。 道谛得、惟无漏。 非择灭得、通三界。 择灭得、色无色界道力起者、即堕彼界。 无漏道力起者、是无漏故。 无漏法得、总说有四种。 学法得、惟学。 无学法得、惟无学。 非学非无学法得、有三种。 非学非无学法者:谓诸有漏、及无为。 有漏及非择灭得、惟非学非无学。 择灭得、学道力起者、惟学。 无学道力起者、惟无学。 世间道力起者,惟非学非无学。 见所断法得、惟见所断。 修所断法得、惟修所断。 非所断法得、有二种。 谓修所断、及非所断。 非所断法者:谓道谛及无为。 道谛得、唯非所断。 非择灭得、惟修所断。 不染污故。 是有漏故。 择灭得、世间道力起者,惟修所断。 无漏道力起者,惟非所断。 一切非得、皆惟无覆无记性摄。 非如前得、有差别义。 然过去未来法,一一各有三世非得。 现在法、无现在非得。 得与非得、性相违故。 无有现在可成就法不成就故。 然有过去未来非得。 欲色无色界及无漏法、一一皆有三界非得。 无有非得是无漏者。 非得中有异生性故。 如说云何异生性? 谓不获圣法。 不获即是非得异名。 又诸非得、惟无记性;故非无漏。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5:5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