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明别有心法 内容: 【无明别有心法】 p1079瑜伽五十六卷十七页云:复次当知无明、智所对治,别有心法,覆蔽为性。 非唯明无,亦非邪智。 何以故? 若彼无明、唯明无者;应不可立软中上品。 由无性法、都无软中上品异故。 又不可立无明随眠与缠差别。 由无性法、于一切时,其相相似;现行、随转、不可建立。 又异生心、善染无记、于一切处,常离慧明。 若此无性、是无明者;应一切心皆成染污。 又无性法、非有为摄,非无为摄。 既非有为无为所摄;不能为染,亦不为净。 又于离明心相续中,应一切时、明不得起。 又不应说无明灭故;明得生起。 所以者何? 无有无法而可灭故。 若唯邪智是无明者;为除慧明所摄诸智,余一切智、皆邪智耶? 为唯染污邪执性智、是邪智耶? 为诸烦恼相应邪智、是邪智耶? 若言初智是邪智者;一切异生相续中智、皆应邪智。 若善、若无记。 此不应道理。 若唯染污邪执性智、是邪智者;唯应五见萨迦耶等、名染性智。 此中如实不了行相、是名无明。 由有如实不了行故;邪执事相。 是名为见。 谓萨迦耶见、由无明力、执我我所。 如是余见、各于自事,邪执行转。 然彼诸见、不离愚痴。 由痴与见、行相各别,是故此五染污性智名为无明,不应道理。 又若无明与诸见相无差别者;世尊不应七随眠中,于无明外,立见随眠。 又佛世尊、曾无一处、于诸见上,示无明名。 若诸烦恼相应邪智是无明者;萨迦耶等五种邪见、智为自性,无二智体俱有相应;是则诸见、应与无明、常不相应。 又若贪等烦恼力故;令相应智、成愚痴性;即应贪等增上力故;得有愚痴。 非痴增上、痴为导首,故有贪等一切烦恼。 又应可说如余烦恼相应之慧,由相应故;得成染污。 非彼自性。 非愚痴体可成痴性。 又如诸余烦恼相应,非烦恼性诸心心所。 是故当知别有无明,是心所性;与心相应。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4:5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