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等无间缘性 内容: 【等无间缘性】 p1121俱舍论七卷一页云:除阿罗汉临涅槃时、最后心心所法,诸余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性。 此缘生法、等而无间;依是义立等无间名。 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 不等生故。 谓欲界色、或无间生欲界色界二无表色,或无间生欲界无漏二无表色。 以诸色法、杂乱现前;等无间缘、生无杂乱;故色不立等无间缘。 尊者世友、作如是言:于一身中,一长养色、相续不断,复有第二长养色生、不相违害;故不可立等无间缘。 大德复言:以诸色法、无间生起,或少或多。 谓或有时、从多生少;如烧稻秆大聚为灰。 或时复有从少生多;如细种生诺瞿陀树,根茎枝叶、渐次增荣,耸干垂条,多所荫映。 岂不心所无间生时、亦有少多品类非等? 谓善不善无记心中,有寻有伺三摩地等。 此于异类、实有少多;然自类中,无非等义。 谓无少受、无间生多,或复从多无间生少。 想等亦尔。 无非等过。 岂唯自类前能为后等无间缘? 不尔。 云何? 前心品法、总为后品等无间缘;非唯自类。 且于受等自体类中,无少生多、以说等义。 唯执同类相续者说,唯自类有等无间缘。 心唯生心,受唯生受;乃至广说。 若从无染、无间染生;此染心中所有烦恼、用先灭烦恼为等无间缘。 如出灭定心、还用先灭正入灭定心为缘故起。 彼说非善。 出无漏心、应阙此缘而得生故。 不相应行、亦如诸色,杂乱现前;故非等无间缘。 三界及不系、可俱现前故。 何缘不许未来世有等无间缘? 以未来法、杂乱而住,无前后故。 如何世尊知未来世、此法无间,此法应生? 比过现法、而现知故。 传说:世尊见从过去如此类业、此类果生;是法无间、生如是法。 又从现在如此类业、此类果生。 是法无间、生如是法,如是见已;便于未来诸乱住法、能正了达此法无间,此法应生。 虽如是知;而非比智。 由佛比类过去现在因果次第,便于未来乱住诸法、能现了达。 谓未来世、如是有情、造如是业,招如是果;是愿智摄。 故非比智。 若尔;世尊未见前际,于后际法、应不能知? 有余复言:有情身内、有未来世果因先兆,是不相应行蕴差别。 佛唯观此,便知未来;非要现游静虑通慧。 若尔;诸佛便于未来占相故知;非为现证。 故如经部诸师所言、世尊举意、遍知诸法,非比非占。 此说为善。 如世尊说:诸佛德用、诸佛境界、不可思议。 若于未来、无定前后次第安立;何故但言世第一法无间,唯生苦法智忍;不生余法? 如是广说,乃至金刚喻定无间,唯生尽智;不生余法? 若此法生、系属彼法;要彼无间,此乃得生。 如芽等生,要藉种等。 然此非有等无间缘。 诸阿罗汉最后心心所、何缘故说非等无间缘? 无余心等续此起故。 岂不如是无间灭心、亦名为意? 后心无间,识既不生;应不名意。 意是依所显? 非作用所显。 此最后心、有所依义。 余缘阙故,后识不生。 等无间缘,作用所显。 若法、此缘取为果已;定无诸法、及诸有情、能为障碍,令彼不起。 故最后心、虽得名意,而不可说等无间缘。 若法、与心为等无间,彼法、亦是心无间耶? 应作四句。 第一句者,谓无心定出心心所,及第二等二定剎那。 第二句者,谓初所起二定剎那,及有心位诸心心所、生住异灭。 第三句者,谓初所起二定剎那,及有心位心心所法。 第四句者,谓第二等二定剎那,及无心定出心心所生住异灭。 若法、与心为等无间,与无心定为无间耶? 应作四句。 谓前第三第四句、为今第一第二句。 即前第一第二句、为今第三第四句。 从二定出诸心心所、望入定心,中间远隔;如何为彼等无间耶? 中间不隔心心所故。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4:2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