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遍行随眠 内容: 【遍行随眠】 p1123大毗婆沙论十八卷十三页云:问:遍行随眠、以何为自性? 答:欲界有十一。 谓见苦所断五见疑无明,见集所断邪见见取疑无明。 色无色界各有十一。 应知亦尔。 此中无明者:谓五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 品类足说:九十八随眠中,三十三是遍行。 六十五非遍行。 问:见苦集所断无明、有是遍行,有非遍行;何故彼说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耶? 答:西方尊者所诵本言:九十八随眠中,二十七、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 六、应分别。 谓见苦集所断无明、有是遍行,有非遍行。 云何是遍行? 谓见苦集所断非遍行随眠不相应无明。 云何非遍行? 谓见苦集所断非遍行随眠相应无明。 如是所说、于义为善。 若作是说;云何是遍行? 谓见苦集所断遍行随眠相应无明。 则便不摄不共无明。 是故彼说、于义为善。 问:若尔;何故迦湿弥罗国诸师、不作此诵? 答:亦应作此诵。 而不尔者;有别意趣。 以彼多分是遍行故。 谓见苦所断、有十无明。 七、是遍行。 即五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 三、非遍行。 即贪瞋慢相应无明。 见集所断、有七无明。 四、是遍行。 即二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 三、非遍行。 即贪瞋慢相应无明。 又此国诵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者;无明皆说不共无明。 唯遍非遍自力起故。 相应无明、有八十三。 谓二十七遍行,及五十六非遍行。 随眠相应。 彼随他力,现在前故。 说所相应,即亦说彼。 性不定故;不别说之。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 问:何故名遍行随眠? 遍行、是何义? 答:一切缘义、是遍行义。 缘力持义、是遍行义。 缘力持者:能广缘故。 复次本来一切、一切一切起故;名为遍行。 初一切者:谓无始来、具起九品。 中一切者:谓无始来,一切有情、无不皆起。 后一切者:谓无始来、普缘一切有漏事起。 故施设论、作如是说:无有异生、从长世来,于有漏法,不执为我、或执我所,或执断常,或拨为无,或执为净、解脱、出离,或执为尊、最、胜、第一,或起疑惑犹豫,或起愚暗无知。 是故本来一切,一切一切起故,名为遍行。 复次若法、一剎那顷现在前时,能缘五部,为五部因;令五部法、于所缘愚;名为遍行。 问:遍行随眠、云何令彼无漏缘法、于所缘愚? 答:若执我等,法尔便谤我灭对治。 先于中愚;然后于彼、拨为无故。 复次若法、一剎那顷、现在前时,能缘五部,为五部因;于五部法,皆悉随增,名为遍行。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3:1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