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余依涅槃界 内容: 【无余依涅槃界】 p1082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此有余依灭故,名为灭界。 亦名无余依涅槃界。 二解瑜伽八十六卷六页云:复次由三种相,诸行灭故;说名无余依涅槃界。 一者、先所生起诸行灭故。 二者、自性灭坏诸行灭故。 三者、一切烦恼永离系故。 先所生起诸行灭者:谓于先世能感后有诸业烦恼之所造作,及由先愿之所思求,今所生起诸行永灭。 自性灭坏诸行灭者:谓彼生已,任性灭坏,非究竟住,诸行永灭。 一切烦恼永离系者:谓诸烦恼、无余断灭。 由今灭故;后不更生。 是故由此三相,诸行灭故;说名寂灭。 非永无相。 其相异故。 若永无相;不可施设说名寂灭。 三解大毗婆沙论三十二卷十八页云:云何无余依涅槃界? 答:即阿罗汉、诸漏永尽,寿命已灭;大种造色、相续已断;依五根身,心不复转;无余依故,诸结永尽,名无余依涅槃界。 此中寿命已灭者:显命根及众同分已灭。 俱是牵引业果故;且举命根。 当知亦即说众同分。 大种造色相续已断者:总显色身相续已断。 依五根身心不复转者:显心心所,不复相续。 不说生等,义如前说。 有作是说:大种造色者:显身。 五根身者:显根。 心相续者:显觉。 如是色身心心所法,或身根觉,相续已断,诸结永尽;名无余依涅槃界。 谓阿罗汉、将般涅槃,身中风起、令不调适。 不调适故;内火羸劣。 火羸劣故;所食不消。 食不消故;不起食欲。 无食欲故;不复饮食。 不饮食故;大种损减。 大损减故;造色诸根、亦随损减。 根损减故;心心所法、无所依止,不复相续。 心心所法、不相续故;命根等断。 命等断故;名入涅槃。 无余依故者:无二种依。 一、无烦恼依。 二、无生身依。 复次一、无染污依。 二、无不染污依。 无余依故;诸结永尽。 名无余依涅槃界。 四解发智论二卷二页云:云何无余依涅槃界? 答:即阿罗汉,诸漏永尽,寿命已灭;大种造色、相续已断;依五根身心不复转。 无余依故。 诸结永尽,名无余依涅槃界。 发布时间:2025-05-20 08:11:4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