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表色非实有证 内容: 【无表色非实有证】 p1084俱舍论十三卷七页云:经部师说:此证虽多种种希奇;然不应理。 所以然者? 所引证中,且初经言有三色者;瑜伽师说:修静虑时,定力所生定境界色,非眼根境,故名无见。 不障处所,故名无对。 若谓既尔,如何名色;释如是难,与无表同。 又经所言无漏色者,瑜伽师说:即由定力所生色界、依无漏定者,即说为无漏。 有余师言:无学身色、及诸外色、皆是无漏。 非漏依故,得无漏名。 何故经言有漏法者、诸所有眼、乃至广说? 此非漏对治,故得有漏名。 是则此应言有漏亦无漏? 若尔;何过。 有相杂失? 若依此理,说为有漏;曾不依此、说为无漏。 无漏亦然。 有何相杂。 若色处等、一向有漏;此经何缘差别而说。 如说有漏有取诸色心栽覆事,声等亦尔。 又经所说福增长言,先轨范师、作如是释:由法尔力,福业增长。 如如施主所施财物,如是如是受者受用。 由诸受者、受用施物、功德摄益、有差别故;于后施主、心虽异缘;而前缘施思所熏习,微细相续,渐渐转变,差别而生。 由此当来,能感多果。 故密意说,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 若谓如何由余相续德益差别,令余相续心虽异缘而有转变? 释此疑难,与无表同。 彼复如何由余相续德益差别,令余相续别有真实无表法生。 若于无依诸福业事,如何相续,福业增长? 亦由数习缘彼思故,乃至梦中,亦恒随转。 无表论者,于无依福,既无表业;宁有无表? 有说:有依诸福业事,亦由数习缘彼境思,故说恒时相续增长。 若尔;经说诸有苾刍、具净尸罗,成调善法;受他所施诸饮食已;入无量心定,身证具足住。 由此因缘,应知施主,无量福善,滋润相续,无量安乐,流注其身。 施主尔时,福恒增长。 岂定常有缘彼胜思。 是故所言思所熏习,微细相续,渐渐转变,差别而生,定为应理。 又非自作,但遣他为,业道如何得成满者;应如是说:由本加行,使者依教,所作成时,法尔能令教者、微细相续、转变差别而生。 由此当来,能感多果。 诸有自作事究竟时,当知亦由如是道理。 应知即此微细相续转变差别,名为业道。 此即于果,假立因名。 是身语业所引果故。 如执别有无表论宗,无表亦名身语业道。 然大德说:于取蕴中,由三时起思,为杀罪所触。 谓我当杀,正杀,杀已。 非但由此业道究竟。 勿自母等,实未被害,由谓已害,成无间业。 然于自造无误杀事,起如是思,杀罪便触。 若依此说;非不应理。 何于无表,偏怀憎嫉,定拨为无;而许所熏微细相续、转变差别。 然此与彼,俱难了知。 今于此中,无所憎嫉。 然许业道,是心种类,由身加行,事究竟时,离于心身,于能教者身中,别有无表法生。 如是所宗,不令生喜。 若由此引,彼加行生,事究竟时,即此由彼相续转变差别而生。 如是所宗,可令生喜。 但由心等相续转变差别,能生未来果故。 又先已说。 先说者何? 谓表业既无;宁有无表等。 又说法处,不言无色。 由有如前所说定境无见无对法处摄色。 又言道支应无八者;且彼应说正在道时,如何得有正语业命。 为于此位,有发正言,起正作业,求衣等不? 不尔。 云何? 由彼获得如是种类无漏无表,故出观后、由前势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 以于因中,立果名故;于无表立语业命名。 若尔;云何不受此义? 虽无无表;而在道时,获得如斯意乐依止;故出观后、由前势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 以于因中,立果名故;可具安立八圣道支。 有余师言:唯说不作邪语等事、以为道支。 谓在定时,由圣道力,便能获得决定不作。 此定不作,依无漏道而得安立;故名无漏。 非一切处要依真实别有法体方立名数。 如八世法,谓得不得及与毁誉称讥苦乐。 非此不得衣食等事,别有实体。 此亦应然。 别解脱律仪,亦应准此。 谓由思愿力,先立要期,能定遮防身语恶业;由斯故建立别解脱律仪。 若起异缘心、应无律仪者;此难非理。 由熏习力,欲起过时;忆便止故。 界为堤塘义、亦应准此。 谓先立誓限、定不作恶。 后数忆念,惭愧现前,能自制持,令不犯戒。 故堤塘义、由心受持。 若由无表能遮犯戒;应无失念、而破戒者。 发布时间:2025-05-20 08:03:2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2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