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觉 内容: (一)为佛之异称。 心体无污染称为净,对境不迷称为觉。 佛,梵名 Buddha,意译为觉;佛之体清净本然,故一般以净觉为佛之异称。 (二)(683~750?)唐代禅僧。 俗姓韦,为唐中宗庶人之弟。 虽受恩泽预将为侯,却遁而乞食,入太行山剃发受具足戒,居某禅师之旧兰若,猛虎舐足、毒蛇熏体,或山神献果、天女散花,亦未尝喜惧。 曾师事北宗禅之神秀,神秀示寂后,闻东京有玄赜者,即随从亲受指导,律仪周密,深解经典。 尔后于太行山灵泉谷撰楞伽师资记,复住长安大安国寺。 入寂后,荼毗于少陵原赤谷兰若。 王维撰有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塔铭(收于全唐文卷三二七)。 师致力于阐明北宗禅之祖统,著有注般若心经,入室弟子逾七十名。 [楞伽师资记序(胡适,收于校刊唐写本楞伽师资记)、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 (三)(992~1064)北宋天台学僧。 霅川(浙江吴兴县)人,俗姓姜。 名仁岳。 字寂静。 自号潜夫,赐号“净觉”。 曾师事四明知礼十余年,究其蕴奥,及至山家山外论诤渐激烈,师扶助知礼对抗山外之徒,出力甚多。 后因疾,宴坐静室,恍若梦觉,悟从来所学之非,遂投遵式门下,与知礼相辩论,自成一派,世称杂传派或后山外派之泰斗。 住持昭庆寺及石壁、灵芝、慧安、清修诸寺,又主永嘉之净社十年,大弘法化,后还乡住祥符寺。 晚年专意净业,燃三指供养佛,严守戒范。 治平元年安坐示寂,世寿七十三。 著有大论节文十二卷、楞严集解十卷、楞严文句熏闻记五卷、楞严文句发轸钞二卷、弥陀经疏、弥陀经疏指归、金刚般若经疏、十谏书、杂录名义等凡五十五卷。 [佛祖统纪卷二十一、释门正统卷五] p4713 发布时间:2025-05-20 04:54:1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dict/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