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太上感应篇: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内容: 【原文】其过大小有数百事。 欲求长生者。 先须避之。 【解释】这些过恶,大大小小有几百种,想求长生者必须先避免。 【分析】所谓的‘数百事’,就是从‘非义而动’到‘死亦及之’。 前面说的夺寿,是在教人知道有所警戒;现在又说长生,是教人知道有所欣慕。 先须避者,并不是说其他人就可以不必回避,而是说想求长生的人,更应当谨慎戒除,虽然只是一点点世俗毛病,也是不可以犯。 学道的人以积德为根本,在儒家要做到四端百行,佛家要做到六度万行,道家要做满三千功八百行。 这些都是积善避恶的说法。 然而,想要积善改过,须先体会至高的妙道;若想体会至高无上妙道,就要深明本心,因为心是道的本体,而道则是心的作用。 人们若能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然现前,无为之用自然成就,不须假藉任何功夫,就能够顿超彼岸。 这些如果不是修到心镜朗然、神珠廓彻的功夫,怎能使诸想顿息、心源自在、决定无生呢? 所以明心体道的修行人,不会让身体牵累本性,不会因外在境界而乱了自己的真心,能够在随机应物之中,体现不生不灭的道理,这就是无上至真的妙道。 但是,现在祈求长生的人,只是一味地恃著藏精伏气、炼药烧丹的方法,便说真仙可期,他们根本不知这些都是心外求法的行径。 【故事】有一位杨正见的女仙人,再不久就可登上仙籍。 但上帝却责怪她年少时,当父母串钱要缴税时,她不应从中挑选二文圆好的钱私自藏匿,这就叫隐藏官物,所以贬其续留人间一年。 紫虚元君与茅君同在清虚宫校勘天下真仙的得失,顿时剔除了四十七人。 后来重新上榜的只有两人。 这是因为他们还怀有淫欲之心,来修持上真的事,不能说没有过失。 私藏钱的过失还算小,诸仙人所行的功过又可以相互抵销,尚被严厉谴责,何况是任意去做而不知避过呢? 发布时间:2020-12-23 16:07:2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