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太上感应篇:所谓善人。 内容: 【原文】所谓善人。 【解释】这里所说的善人。 【分析】谈到善人对善事的实践,开始于对是非要分辨得清楚,不会有所错误,智慧和勇气都能尽到,最后到达‘人我两忘’的境界,就能使仁慈与忠恕并行。 况且善人在立定心志的用意方面,无论对待自己或他人,内心常存著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对于各种品行、操守都能有良好的存心,对外的待人处事也能够适合时机、兼顾情理,没有一样不尽力注意的。 这些就算是尧、舜、周公、孔子再来投生,也不会有不同的看法。 要如何称为善人呢? 因为天心是喜欢行善而厌恶作恶的,人心本来是有善而无恶,但因每每疏忽于习气和毛病,以致丧失原来的善心,所以应当善则精进、恶则改悔,这样就可以称为善人了。 【故事】明朝江西的邹子尹非常崇信三宝,辛勤地从事各种善事,举凡救济别人的患难,或是成就人家的好事,虽然是赴汤蹈火,或在寒冬盛暑,也不会推辞,因此大家都称赞他是大善人。 当他病死之后来到阎王面前,心里很不服气。 阎王就命令冥吏,将他的善恶簿册拿给他看。 他打开簿册,就有‘名利’两个大字,凡是一生所做的善事,不是记在‘名’下,就是记在‘利’下。 邹子尹这时才惭愧而服气。 他醒来后告诉他人说:‘请替我遍告世间做善事的人,一定要真诚切实,把心地扫除干净。 ’过了五天就死了。 发布时间:2020-12-23 02:11:3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