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二十章因果 内容: 高忠宪《家训》道:“除妻妾之外,都是不属于自己的女色。 奸淫他人妻女,妻女被人奸淫,短命损福,祸及子孙,都有明显的报应。 少年人应当竭力保守清操,看身体如白玉,一失足就粉碎;看此事如毒药,一入口即丧命。 坚忍一时,受用终身;一念之差,万劫莫赎。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道书》说:“淫人的罪孽,比杀人还重数等。 ”又说:“凡是人进行苦练修行,众多的罪业都可消解。 只有曾破处女之身的,日后虽然功德圆满,也不能解脱。 必须受过恶报,方可成真。 ”颜光衷说:“少年的欲望之门,何处不可开,比如口腹对美味的嗜好,越放纵越厉害。 竭力约束,则会缓慢消失。 又有邪说鼓吹他们的邪念道:‘好色,不是有大智慧的男子做不到。 ’吁,乌鹊胡乱匹配,妖狐媚态放纵,它们是有慧性吗,放任我之欲望而无礼,则和禽兽有何区别呢,《阴律》上说:‘奸人妻的,应得绝后的报应;奸人未出嫁的女儿的,应得子孙淫逸的报应。 ’遍观好行淫秽的家庭,源流和遗留的祸端,自然清晰可见。 况且有奸就有妒,有妒就有杀。 又或者遇到得尸痨的妇女,有疮毒的娼妓,性命不保,产下烂胎;男儿堕落,臭秽可憎。 少年豪杰,如染指良家妇女,则恐阴司派遣的横祸天杀;仗着钱财嫖妓,则担忧耗散家财染上恶疾。 何如渐渐忍慢慢戒,省些忧思,积些阴功呢,有提倡这些邪理蛊惑人心的,罪罚也必然降临他的头上。 ”施愚山说:“淫乱作孽太厉害了。 奸淫寡妇和处女的,罪过与杀人相同。 袁了凡先生已说的很详细了。 现在列举世人习以为常见惯不惊的事情,不如嫖妓和奸婢二事。 说来可让人痛心。 嫖妓的人,自以为已给了酬金,奸淫也不为害。 且不说破费家财损伤身体,能保证妓女不怀孕吗,怀孕生产,则自己的子女就成娼妓了。 我在京城寓所,听说一个孝廉嫖姓张的妓女生下儿子。 妓女知道是孝廉的血脉,其他人都笑认做龟儿,孝廉羞不肯认,悔恨无及,这是父子相失啊~至于奴仆家的妇女,多被凌逼,为主人荐枕席,自以为理所当然。 试想这些都是良民,或因贫苦卖身,得钱不多;或因官威所逼,未得身价。 既奴役本人,又淫乱其妻女,作何感想,等淫乱生子,则主人沦为奴仆了。 假使这个孩子服侍我的儿子,就是兄弟变成主仆了。 万一生下的女儿有姿色,自己再去淫乱,就是父亲奸淫女儿了。 自己的子侄再与她淫乱,就是兄弟姐妹相奸了。 乱伦宣淫,廉耻一旦丧失,往后就难以穷尽了。 可叹啊~现在如果有人在这里骂谁的子女是娼优奴隶,必定勃然大怒,拔拳而起了。 因为淫色的原因,却使祖父相承的血脉,自我而乱,或沦为娼优,或降为奴隶,安然不自知,岂不令人悲伤呢,又何况淫为祸之首,一发不可收。 或因主人亲近奸滑奴仆,多致使闺阁内乱,贱类纂改了宗谱,成为了先世的罪人,尤其属于危险的事情。 我希望后人刻骨铭心,共同清理此事。 ”《绝邪论》说:“秽行容易显著,丑名容易彰扬。 古人云:杀人只杀其一身,淫人却杀人三世。 因为败坏一人的名节,就使得她家中上到父母公婆,中到丈夫,下到子女,一旦听说,耻辱悬挂眉头,痛苦贯穿心脾。 人纵然极端无耻,也不能杀人三世而图一时的乐趣呀~”陈眉公说:“《书》云:天道福善祸淫。 因为这一关,是理欲关,是净秽关,是通塞关,是贵贱关,是死生关,是天堂地狱关。 何以如此说呢,人心之中,不是理智,就是欲望。 而好色就是欲望的根本。 一旦好色而各种欲望都萌发了,一旦看破则各种善念都集中了。 所以说是理欲关。 心湖本极清澈,一好色清则变浊了。 身体原本净洁,一好色则洁变污了。 所以说是净秽关。 乾坤浩荡,在哪里不可以畅通,一着色字,便生出窒碍。 甚至于父子因此反目,功名因此阻滞,学位因此无成,不是通塞关又是什么呢,我的志气刚大,上可以凌渡太空;我的情怀慈悯,下可以救济万物,是何等的高贵~但一涉及淫私,事机泄露,奴颜婢膝,不知羞耻。 才子混身下贱之流,书生行同穿墙之辈。 不是贵贱关又是什么呢,若是精神完固,则寒暑难侵;若是骨髓流滑,则百病丛生。 更有少年的科第,九五的尊严,千年的道行,因一念不禁,难以救药。 真是死生之关呀~至于天堂不一定在天上,心存光明性体,无处不是天堂。 地狱不一定在地下,陷入贪恋的火坑,无处不是地狱。 更或是前一个念头迷,就是地狱;后一个念头觉,就是天堂。 迷惑觉悟分在俄顷,天堂地狱判若云泥。 真是天堂地狱关呀~真是令人感慨呀,真是令人畏惧呀~”陈掌书说:“淫邪的罪孽,一时虽然不见报应,然而冥冥之中,有无言消其福气的,有暗中夺其寿算的,有削去其科举功名的,有死于蛇吻、虎口、刀下、兵乱、刑罚、疫情、水祸、旱灾的。 更有自身暂且解脱而报在子孙的;也有今世未及偿还,而相报在来世的。 比如密网中的鸟雀,无处可逃;漏器里的鱼虾,渐趋死亡。 ”绝了后代的坟墓,无非轻薄的狂徒。 身为妓女的祖宗,都是贪花的浪子。 曾经见官宦人家,世德相承,气象壮观。 看他处事未尝不和平,存心未尝不温厚。 但在传了一代后,田产换了主人,府第变成废墟。 而且后代子孙,也大多品质低劣,缺少修养,渐渐等同于下贱,或随即消灭。 又有天纵的英才,崛起的后生,胎毛未干,就声誉鹊起。 人们争相期望他成为大器,他自己也以不平凡自负。 过不多久,或如蒲柳先凋,或如废柴长弃。 青衫依然如故,白头功名无成。 身心枯槁,老死户下。 令人扼腕而叹天道之难测。 等寻访他的生平,稽查他的隐私,无不是败在色欲一道,其他并无失德。 身在豪门的普通人,或许会耗费金钱,追逐娼优。 否则就恣情于婢妾之类。 然而等到他日被嫉妒妇人戕害生命,因堕胎而丧生。 造孽也不算少了。 若是自赏的少年,蕴藉风流,自夸钟情,才华丰姿,先足以动人。 其所勾引的,多是名门淑女,素娴闺范。 只是因才色互相爱慕,偶尔迷惑于一时的,更为可恨可惜。 又或有薄幸负心,境过情迁,始乱终弃的,留下的祸患更惨。 所以受到的报应也更残酷。 有人锦衣华食,而且天姿丰美,文质彬彬。 这没有不是数世的培养,经过艰难辛苦才流传下来的,而造物主也不虚生此才,实在是他的先人修德的报答。 既然赐福于本人,就将佑护他的后人来昌大门楣。 可惜呀~人们即使自甘堕落而不考虑身后,却为何把数世的恩泽并在一起来灭绝,但愿他们在花前月下自鸣得意之时,追念一下先人吧~天条戒律对淫最严,人祸在淫最惨。 小则丧命,大则绝后。 近则剥夺本人福寿,远则祸及后代子孙。 阳则受国法诛戮,阴则犯神明怒谴。 无可解脱,在数难逃。 况且天道必还,淫人妻女,妻女必被人淫;坏人名节,名节必被人坏。 理所当然,岂是妄言,所以欲念萌动之初,必须如毒箭加身,恶蛇螫手,赶紧刮骨断腕,才可免肝肠腐裂之结局。 而读书人尤其要惊心,因为天地间凡属于不道德的事情,都足以失掉功名,而最快的都不如淫;天地间属于道德的事情,都足以得到功名,而最快的都不如不淫。 人若是突然遇到邪缘,分明是我造福积德之大机会。 功名富贵,一给予一剥夺,即在此顷刻间。 淫与不淫之所关系,确实重大。 古往今来人才凋零,如秋蝶倦飞,寒萤失照。 或是饮恨终身,老死户下;或发狂致病,突丧性命。 平日临风痛哭,仰天椎心。 感叹才华不被重用,羡慕他人关系显通。 怨天尤人,以为确实是自己运气未转。 假设得到通幽洞冥之慧眼,一旦明察原因,则其心中有很多不堪告人的阴私。 正是逃避罪责还没工夫,哪还敢怨恨没有成名呢,因此不淫,是求取功名的捷径。 我愿有志人士,在花前月下时,云雨巫山处,如踩虎尾之凶险,如行春冰之心惊。 清洗身心,沐浴德行,种一生富贵之苗。 依从义理,多行仁善,积数世子孙之福。 诸位先贤的美好操行,都在书籍之中,临窗阅览,择善而从,翘首以待,预祝成功。 黄靖国做仪州判官时,一日晚间被招到阴司。 主事人问:“仪州有一件美事,你是否已经知晓,”命手下取来纪录让他看,却是医士聂从志在某年月日华亭杨家行医,杨妻李氏纵淫私奔,从志坚决拒绝。 上帝恩赐从志延长寿命三十六年,子孙三世登科。 黄靖国醒来后告诉了从志,从志感叹道:“这件事只有我自己知道,连妻子未尝对她说,不想已记录在阴间档案中了。 ”后来子孙果然登科。 颜光衷说:“忍得片时快活,增了三十六岁,富贵了八九十年。 世间便宜,还有比这大的吗,”南城的童蒙,丰姿俊美。 邻居女孩心中倾慕,在一天晚间私奔于他。 童蒙说:“你尚未许人,我若与你苟合,会玷污你的终身。 若要结为夫妻,我又贫寒,没有聘礼。 ”女孩考虑不能成事,流泪而回。 等到天明,童蒙找个借口搬走了。 后来在致和年间中了进士。 余干陈医师,碰到一贫寒书生患了弱症,眼看要死。 陈医师把他治理痊愈,但书生拿不出药费,陈医师也不指望他回报。 后来陈医师天晚时路过书生家,书生到别处教书,其母其妻留陈住宿。 夜深时,婆婆对媳妇说:“你丈夫的命,确实是陈先生再造。 只恨家里贫穷无法相报,今日儿子外出,你就去陪他一夜来报恩吧。 ”妇人应允而去,陈医师坚决拒绝。 妇人说:“这是婆婆的意思。 ”陈医师说:“如何面对你的丈夫,”妇人道:“丈夫一身都是先生所赐,哪里会在意我,”陈医师说:“不可”。 妇人强行相就,陈医师连说:“不可不可。 ”于是坐等天亮,取笔连书“不可”二字在桌上,后来几乎不能控制自己,又连写道“不可二字甚难”,直到天明。 后来陈医师有个儿子参加乡试,考官想放弃他的考卷,忽然听到空中喊道:“不可。 ”又再次阅读考卷,还是准备放弃,又听到连声喊道:“不可不可~”最后细阅考卷后,决心舍去。 忽听大声喊道:“不可二字甚难~”连喊不停。 考官明白此人必有阴德,所以神明告诉我录取他。 发榜后,召问此儿,述说了详细根由。 才知道是做父亲的不贪淫的报应。 后来陈医师的儿子中了进士。 广都人费枢,准备前往京师去,晚上住在旅店,店主媳妇单身前来说:“我父亲到京师贩卖丝绸,家在某处,把我嫁给了这个店主。 现在丈夫亡故,家庭贫困,我愿意为您陪睡。 ”费公说:“我不做非礼的事情。 你的情况我已知道。 ”到京师后,寻访到女子的父亲,说了姓名。 老者道;“我在前夜梦到神人告诉我女儿即将失身,不遇费枢不能免。 您的姓名就是啊,希望听您详细说说。 ”费枢就把详情说了,老者流泪感谢道:“神人说您将成为贵人,应当不是虚妄之言。 ”回家细算托梦之期,果然就是费枢见到女儿之时。 当天就把女儿接回来又嫁了人。 第二年费枢登第,做了巴东太守。 扬州高铨的父亲,到京口贩货。 在旅店中经常闻到安息香。 一日,忽然见到墙缝里伸进来一枝。 高公顺着墙缝一看,有一少女独坐。 一问,正是店主人的女儿。 问她为什么不许配人家,说挑选丈夫困难。 几天后,高公寻访到一个少年,对店主说:“我见您的邻居某少年很好,我来作媒怎么样,”答道:“我也有这个意思,但他家太穷了。 ”高公说;“不要紧,我可以借给他聘礼。 ”当即说合,赠了几十两银子让他们完了婚礼。 高公回家后,梦到神明说:“你本来命中无儿,因不淫别人的女儿,而且帮助别人完婚,现在赐给你一个贵子,可起名高铨。 ”过一年,果然生下一个儿子,长大后,中了进士,最后官至尚书。 高公面对店主女儿,不被迷惑,很难。 而又让险些失足的少女,忽然得到贤良丈夫,以至于永无邪行。 其成人之美之举,又是多么可贵啊~程彦宾担任罗城使时,领兵攻遂宁。 城破那天,左右献上三个处女,皆有姿色。 当时程公正在醉中,对几个女子说:“你们就如我的女儿,怎么敢对你们侵犯,”接着亲手把她们锁入一间屋子中。 等到天明,寻访她们的父母送还。 她们都流泪感谢道:“但愿大人早建功勋。 ”程彦宾说:“功勋不敢当,如能在死时,没有疾病缠身就足够了。 ”后来官至观察使,享年九十七,无疾而终。 颜光衷说:“在面对美色时,能想到我妻我女,便是退欲火的最好方法。 ”王鏊王文恪,在未登第时,有美女夜里私奔于他。 他在墙壁上写道:“美色人人好,皇天不可欺。 ”拒绝了她。 不久登了榜首,后来成为宰辅。 余姚人谢迁谢文正,年轻时在毗陵教书。 主家女儿过了婚龄还未嫁人。 一日,乘父母外出,到书馆叩门求见。 谢公屡进屡退,并且问她缘故。 女孩直接上前扯住他的衣服。 谢公训导她说:“你是一个女子,尚未嫁人而我败坏了你,是你终身的污点,将使你的父母丈夫亲族都无脸见人。 ”于是正色相拒。 第二天借故辞职,始终未向别人说起此事。 成化乙未年,高中天下榜首。 归安人沈桐,读书时家贫,同族兄长沈逊洲推荐他到一姻亲家训导蒙童,主妇寡居,夜里私奔到沈桐寝室,沈桐严词拒绝。 次日,乘船返家。 主妇恐怕他泄露机密,备礼邀请,并求沈逊洲出面,但催促数次终不赴任。 沈逊洲多加指责,屡问原因,沈桐始终不说,只讲不方便而已。 第二年沈桐和逊洲的儿子沈节甫同榜联捷,官至福建巡抚。 归安茅坤茅鹿门,年二十,到余姚游学,住在钱应扬家。 钱家有一美婢,心仪茅坤的丰姿,夜里到书房中找猫。 茅坤问;“你为何独自来找猫,”美婢笑道:“我不是找小猫,而是找大茅呀~”茅公正色说:“父亲让我远行读书,若是非礼侵犯于你,他日有什么脸面见父亲,又何颜见你的主人,见先生,我定然不会从你,千万不要再来。 ”美婢惭愧而退。 茅公嘉靖戊戌年登第,官至副使,享寿九十。 吴宽吴匏庵,少年有清操。 偶有一富家延为塾师,其家中有女年方十五,偷看吴公后,心中爱慕,于是做了一碗肉汤让侍婢送于吴公暗通心意。 吴公当即借故辞职他去。 别人询问原因,吴公始终不说。 后来此女死后,晚年,吴公才说出此事来训诫子孙。 吴公连中会元和状元,官至大宗伯。 无锡孙继皋,丰姿俊美。 未得第时,在某家教书。 主母见了心喜。 忽然某一日让婢女送茶,茶中放一金戒指。 孙继皋佯装不知,令她收走。 当夜婢女来敲门,说:“主母到了。 ”孙公急忙拿来大板顶门,不让她们进来。 第二天就回家了。 别人询问原因,只是说;“劣徒不受管教。 ”始终不泄露其事。 后来孙公大魁天下,子孙贵显。 常熟孙优人在郊外之富人家演奏,主妇见到心喜,让婢女召见他。 孙优人考虑这事不能做,借口有病,让其他优人代做此事,自己挑灯寻路而回。 出门后,因夜深不可行,想找个村庄人家借住一晚,远望一房奔到近处一看,却是一座古庙。 随即在神像前假睡。 不一会儿梦到两尊神像相对说道:“想不到这个人有此善行,应当封赏。 ”于是命人查看他的禄籍,手下拿着一本册簿来到,说:“禄寿都没有,子孙也断绝。 ”又让查他的祖、父俩个如何,答道:“档案上如同本人,没什么起落。 ”尊神说:“岂能使善人绝后,大福不可得,应当给予一个儿子。 ”结果孙优人一年后生子,就是孙子长。 二十中秀才,被恩科选中贡生,官拜司李,未去赴任。 隐居家乡,聚徒讲学,被江左士林推为鸿儒。 现在人把渔猎美色作为乐事,他们行乐又能行多长呢,而膝下子孙怎知不被换下英才而换上猪狗呢,又怎知不连猪狗之才一起去除而断绝呢? 洪焘一日突然死亡,看见绿衣人引他到阴府。 洪焘询问自己的功名。 绿衣人从袖中取出册子让他看。 在自己姓名下写道:该当官至参知政事,因为某年月日奸污某个良家女子,降到秘阁修撰,转运副使。 洪焘悚然泪下,问该当如何去做,绿衣人说:“但只要力行善事,或者尚可挽回。 ”苏醒之后,从此勇于为善。 后来洪焘的官职由秘撰至端明殿学士,年享上寿。 北直贾仁,梦中到太祖庙,神明告诉他说:“奸淫别人妻子,应得绝后报应。 奸淫良家少女,应得子孙淫逸报应。 你曾经奸淫别人妻子,理应绝后。 ”贾仁磕头道:“小人愚蠢,没有见识,今后誓改过戒淫,以求得子。 ”神人说:“还必须劝戒别人不淫,方许可你有儿子。 ”贾仁醒转后,讲说梦中语言来劝告世人,后来果然得到一个儿子。 豫章高孝标、高孝积兄弟二人,在母亲临产时,并肩而生。 相貌举止如一,难以分辨兄弟大小。 刚到二十,一同中秀才。 学使等人用府县的学校区分兄弟。 一同娶亲,一年后,同月生子。 再考试,又同得国家补助。 三十一岁,一同到省里参加考试。 旅店里有一年轻寡妇,极为美貌。 寡妇挑逗兄长,兄长严词拒绝。 并劝戒弟弟道;“我已严词拒绝,你我相貌一样,若是挑逗你,千万不要做有损阴德的事。 ”弟弟假意答应,竟然与寡妇私通了。 寡妇还不知道他是弟弟。 等到放榜,哥哥登第,弟弟落榜。 弟弟又欺骗寡妇说:“我已高中,等发甲就迎娶你。 ”接着提到资金花费,寡妇倾囊相赠。 等到春试,哥哥又登第。 寡妇朝夕盼望他来迎娶,竟无音信,忧郁成病,私下送出一信,不久身亡。 书信误入兄手,哥哥盘问弟弟,弟弟俯首认错,吐露实情。 第二年,弟弟所生的儿子突然夭折,而兄子无恙。 弟弟恸哭不已,双目顿盲,不久也命丧黄泉。 哥哥则长享禄寿,多子多孙。 可称为“全祉”。 王砚堂说:“命相同,貌相同,三十年前事事皆同。 可说是命相有据。 一旦面对财色,彼此存心不同,于是导致一个荣华富贵子孙昌盛,一个眼盲夭折断代绝宗。 命相不又无据了吗,古语说,相从心生,命由心造。 岂能是无稽之谈。 宁波孙厚,家贫,过江教书。 偶然失去馆所,在塘西张氏家中抄写,张家一婢女夜里私奔于他,孙公大骂道:“《感应篇》说三台、北斗以及三尸神等随身纠过,难道夜深人静而上天就不知道吗,”严肃相拒。 婢女和同书房的西席先生苟合后出门。 端午节,西席先生返回故里,身发疽疮,不久归阴。 主人就聘请孙公为塾师。 假期回家,在江口遇到叔叔。 叔说:“恭喜侄儿~我因儿子有病,向城隍祈祷。 夜里梦到城隍喊手下修改饥饿户籍,唱名对册,念到侄儿的名字。 我私下问他,孙某为何要改,官员查对后回答道:‘此人本应四十六岁出外饿死,因今年四月十八日夜拒绝某氏淫奔,增加二纪寿命,改入禄籍。 我因此对侄儿道贺。 ”孙公后来致富。 年到七十,无疾而终。 高忠宪说:“一般人真心积善,造物主就凭此施以果报。 孙厚的拒绝美色,真是一片诚心,他能获得善报,也是应该的。 ”玉山王生,母亲死后,即娶新妇,约好在“七终”后成婚。 王生睡在灵柩旁,让新妇住在别处。 夜里听到叩门声,婢女给新妇说了,新妇想让他进来,婢女明白她的心思,就把此人放入与她同寝。 此人在五鼓时告辞而去,说:“恐怕外人知道,怪罪我不孝。 ”此人过了三晚又来,问有多少陪嫁。 答道:“金簪珥若干,准衣银若干,都在小箱内。 ”此人就携带箱子离去,此后不再来。 等到七终,王生摆酒和新妇成礼。 新妇问起前事,王生都说不知。 新妇才知被贼人所骗,哭泣发誓不再生存。 回家告诉父母说:“财物是小事,我的清白之躯被贼子所污,有何脸面自立于天地之间,”于是悬梁自尽。 等安葬时,此人也来了,随着棺材到墓地,刚埋土,雷电奔驰,震死一人,跪在棺前。 正是王生的堂兄。 这是正德九年的事情。 《法戒录》记载:铅山有一人,喜爱东邻妇人,去挑逗她,不顺从。 正遇上她丈夫有病休息,天又有大雷雨。 就穿上带有两个翅膀的花衣,跳入邻居家里,用铁锤砸死其丈夫,仍跳了出来。 妇人当真以为丈夫是被雷击而死。 服孝期满,此人遣媒求娶,妇人就改嫁于他,两人很是恩爱。 一日妇人翻检箱柜,找到有两个翅膀的花衣,感到制作奇怪。 此人笑道:“当年若非此衣,怎能得你为妻,”接着叙述事情经过。 妇人也佯装笑脸。 等此人外出,带着衣服去报官。 此人被判了绞刑。 行刑那天,雷声大震,此人身首异处,好像被肢裂的一样。 官宦的后代涂生,素有才名,见邻居之女美貌,就诱骗妻子召唤女孩来刺绣,并让她频繁地往来。 一天,涂生藏在床后,女孩一到,让妻子到厨房照看,自己强奸了她。 从此女孩不再来。 时间一长,事情被外人听说。 女孩的父亲,因为是儒家后代,耻于打官司,就逼迫女孩自尽。 涂生每次参加考试,就见到此女披着血衣来掐他的喉咙,当即昏迷,祈祷也不离去。 一生没有登第,后来死于兵乱。 宿松杨兼哥,在学府中很有名,敬奉关夫子极虔诚。 梦到帝君赐给他一块方印,自以为必然高中。 一日在楼上奸淫良家妇女。 考试散场后,梦到回家走到小东门,帝君骑马追赶于他,向他索还方印。 杨兼哥问:“既然给了我,又为何要索回,”帝君说:“不但要索印,而且要索你的命。 ”一月之后,杨家父子一起身亡,于是就绝了后代。 发布时间:2020-12-13 14:41:4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