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异香远闻 内容: 异香远闻(出自《法苑珠林》) 【原文】唐慈州刺史王千石,性仁孝,以沉谨称,尤精内典。 贞观六年,丁父忧,哀毁过节,负土成坟,庐墓左,每夜必诵经,以资冥福。 其处恒闻击磬,音甚清彻,异香遥闻数里。 [按]新死之人,神识昏迷,前途不见光明,举目全无伴侣。 七七日内,恐怖周悼,其苦无量,时时望阳世作福救拔。 所以孝子慈孙,不但欲使父母之形骸得所,并欲使父母之神识得所。 譬诸桃李之核,其生生不已者,仁也。 今人但知附身附棺,必诚必信。 而于父母之神识,反不使之安放得所。 岂非护其壳而弃其仁乎。 【译白】唐朝慈州刺史王千石,性情仁慈孝顺,以沉稳谨慎闻名,尤其精通佛教经典。 贞观六年,其父去世,他哀痛悲伤逾过常礼之外,背土筑坟,并在坟墓左边搭盖小屋居住,每天夜晚念诵佛经,为他父亲回向以增其福德。 附近之人常常听到其诵经的地方有击磬之声,其音清彻悦耳,奇异的香味几里之外都能闻到。 [按]刚死去之人,神识昏迷,前路看不到光明,举目不见一个伴侣,七七四十九天中,恐怖惧怕,其苦无法形容,时刻盼望阳世亲人为其诵经念佛,作福救拔。 所以孝子慈孙,不仅要使父母之形骸有好的安葬地,而且也要使父母之神识得到好的归宿。 譬如桃李之果核,能生生不绝的,是果仁。 现今之人,只知附置亡亲身上的衣衾和附置入棺的器具时一定要诚心诚意,而对父母之神识,反不知使其归于安乐处所。 岂不是只爱护其果壳而丢弃果仁了?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异香远闻 发布时间:2020-12-22 05:53:5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