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孝亲 内容: 【原文】[发明]甚矣。 孝之难言也。 诗曰,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我之所以致于亲者,其能胜于天乎。 古今劝孝书,所在多有,姑述其罕见罕闻者。 ◎人而不知有后世,不信有因果,是犹盲而无见,聋而不闻,真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何则。 自己不知后世,则亦不知亲有后世,而所以欲致其爱敬者,暂矣。 自己不信因果,则亦不知亲有因果,而所以欲去其苦患者,小矣。 余见母鸡之伏雏,而尝惕然自凛也。 方其舒翼而护子也,子母甚相爱也。 曾几何时,而次第被杀,子母各不相顾矣。 吾辈为人,亦复如是。 父子夫妻,方其聚首时,则难割难舍。 一到生死分途,则疾病不能相代,罪业亦不能相代。 甚有冥间方万苦千愁,而阳世正欢呼畅饮者矣。 锦衾徒在,欲扇枕以无从。 双鲤空陈,卧寒冰而何用。 古人云,孝子不忍死其亲。 正以吾亲实未尝死耳,岂特虚设此想乎。 ◎佛言,父母之恩,世莫能报。 假令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大小便利,随之而下,亦不能报。 又使尽世间珍羞,供养父母,经恒沙劫,亦不能报。 由是观之,然则佛门之所以报亲者,必有道矣。 【译白】[发明]孝之一字,真是很难言说啊! 《诗经》上说:“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德,而父母养育之恩德像苍天那样深广无尽。 ”身为子女无论怎么回报双亲,也不能超过苍天。 自古以来劝孝之书都很多,姑且说其罕见罕闻的。 ◎人若不知死后有后世,不信有因果,犹如眼瞎看不见,耳聋听不到。 这才真是天下无可求告之穷民呢! 为什么呢? 自己不知有后世,必然也不知双亲有后世,那么无论对其怎样爱敬,也是短暂的。 自己不信因果,当然也不知双亲有因果,那么要解除其苦患,也是有限的。 我见到母鸡孵小鸡,曾有所警省而畏惧。 当母鸡张开翅膀呵护小鸡时,子母多么相爱。 可是没过多久,而依次被杀,子母各不能相顾了。 想想我们人类,与此也没多少区别。 当父子、夫妻全家团聚时,总是难舍难分。 一到生死别离时,身有病痛,至亲骨肉不能相代。 平生罪业,他人也不能相代。 甚至亡者在阴间正万苦千愁,而阳世家人却在欢呼畅饮。 锦被依然在床,即使有心想效黄香扇枕也是枉然。 双鲤空陈供桌,纵然愿学王祥卧冰又有何用? 古人说:“孝子不忍死其双亲。 ”正因为我的双亲还没有死。 岂只是凭空设想的? ◎佛说:“父母之恩,世间难以报答。 纵使左肩担着父亲,右肩担着母亲,乃至侍候他们生活起居、大小便利,随之而下,也不能报。 又即便用尽世间珍馐,供养父母,经恒河沙劫,也不能报。 ”由此看来,佛门中用来报答亲恩的,必有圆满之法。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孝亲 发布时间:2020-12-22 04:07:4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