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帝君示敕 内容: 【原文】太仓黄建安,讳立德,见苏松困于浮赋,日廑〖廑,同勤〗忧思。 每晨兴礼佛,必叩天祷告,求豁两郡浮粮。 又具呈当事〖即当政者〗,不遗余力。 人皆笑之。 庚寅秋病,入冬渐剧。 至十一月晦,已水不沾唇者数日。 其夜五鼓,忽梦帝君传至丹陛〖宫殿的台阶〗,谕曰,汝数久当告终,因志切减粮,延尔寿算。 遂口授一诰敕,凡三次传诵,而后记忆。 开目惊视,方知身在床褥,而精神忽觉健旺,旧病顿若捐除,乃急起盥手,挑灯磨墨。 时家中为送建安之亡妹节母出殡,独留一老妪守门,忽见经月卧病之家主,端坐灯前书写,不胜错愕。 天明后,其表弟郭雉先,同孔尔忠,来问疾,见之,亦复大骇。 遂乘肩舆,往乡送殡,与宾朋酬酢,奔走街衢,毫无倦容,饮食亦忽然如旧。 相知者无不以为美谈。 时建安已七十有七,乃谢绝世事,长斋学佛。 又数年,无疾而逝。 [按]读帝君诰敕,其略云,咨尔立德,藐焉茕独,泡影颓龄。 发心为三百年积困思苏,矢愿普亿万户穷檐乐利。 奚啻蜉蝣之撼泰华,精卫之塞溟沧。 虽然,九仞一篑,进由吾往。 天地之道,至诚无息。 圣贤之功,有进无退。 庶几黾勉【黾(min)勉,努力〗,无怠初心。 观此,则知浮粮一事,原在人为,如人上山,各自努力。 【译白】江苏太仓县黄建安,炜立德。 他见苏州、松江两地的百姓被定额之外的过高赋税所困,日日为此忧虑不安。 每天早晨起来拜佛后,总忘不了向上天叩头祷告,祈求免除两郡定额之外的钱粮税款。 又具文呈送当政部门,不遗余力。 人们都嘲笑他杞人忧天。 庚寅年秋天,他得了重病。 入冬后病情加剧,到十一月三十日,已滴水不沾好几天了。 当天夜里五更时,黄建安忽然梦见帝君传他在宫殿台阶前觐见,帝君对他说:“你的命数早该尽了,因你一直都在志切关注减粮之事,所以延长你的寿命。 ”于是口授诰敕一道,教黄建安念诵三遍,默记于心。 他醒来吃惊一看,才知自己仍在床上,而精神忽然觉得很健旺,似乎旧病顿时消失了。 于是他急忙从床上起来洗手、挑灯磨墨。 此时家中人都去送黄建安的亡妹(节母)出殡,只留一老妇人守门。 老妇人忽见经月卧床不起的主人端坐灯前书写,惊讶不已。 天亮后,建安的表弟郭雉先与孔尔忠来询问病情,见此情形,也都很吃惊。 于是他乘着轿子,到妹妹家去送葬,与宾客朋友应酬,在街道上奔走忙碌,毫无倦容,饮食也忽然恢复如常。 知情之人,无不认为是值得称颂之事。 此时黄建安已经七十七岁。 从此他谢绝世事,长斋念佛。 又过了数年,身无病苦,安详而逝。 [按]读帝君诰敕,大意说:“你黄立德啊,只不过是一介小民,并且已至垂暮之年,而发心要解救三百年来所积陋习,誓愿为普天下穷苦人家谋福利,简直就像蜉蝣想撼动泰山,精卫要填平大海。 虽然堆砌九初高山不易,但若能将土石一筐一筐不断地堆上去,终能成功。 天地日月运行的法则,是至诚而不间断。 成就圣贤的功德,只在有进无退。 勉力而为吧,不要懈怠了最初之发心。 ”由此可知,征收定额之外的钱粮税款之事能否减免,全在人为。 如人上山,只有靠各人努力了。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帝君示敕 发布时间:2020-12-22 02:02:2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