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一卷 内容: 此土著述·第1550部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一卷唐国清沙门湛然撰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夫礼忏法世虽同效。 事仪运想多不周旋。 或粗读忏文半不通利。 或推力前拒理观。 一无效精进之风。 阙入门之绪。 故言勤修苦行非涅槃因。 但礼念轨仪文非不委。 以散情昏重想运难成。 予因天台再有详补。 撮览枢总使随言作念随念成想。 一一瞻视如对目前。 庶时刻不虚事法成办。 依本文总历十法。 结要事理。 初严净道场(如无别屋亦可同间绝无己物方可外求)。 二净身(新衣旧衣新染并得。 若无此二浣旧胜者)。 三三业供养(若总礼三宝。 未须一一随方想念。 但想己身及十方诸佛。 实相理体本无能所故。 无能礼所礼想。 此无能所名法界海。 愿诸众生同见此理。 名为同入)。 次运香(唱至受用作佛事竟。 次生想念不起此心。 能运到十方。 故云一念。 想曰。 愿此香华遍十方。 以为微妙光明台。 诸天音乐天宝香。 诸天肴膳天宝衣。 不可思议妙法尘。 一一尘出一切尘。 一一尘出一切法。 旋转无阂互庄严。 遍至一切三宝前。 十方法界三宝前。 皆有我身修供养。 一一皆悉遍法界。 彼彼无杂无障阂。 尽未来际作佛事普熏法界。 诸众生蒙熏皆发菩提心。 同入无生证佛智)。 请佛(我三业性如虚空。 释迦牟尼亦如是。 不起真际为众生。 与众俱来受供养)。 次请佛菩萨(但改牟尼及形相来处)。 五叹佛(偈前一一别想。 己身在三宝前立。 次口宣偈随声运想。 我之身心本无生灭。 故虽称叹如影如响)。 六礼佛(当唱一心时。 先专至敬礼。 为事一心。 次想能所为理一心。 应想曰。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释迦牟尼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 头面接足归命礼)。 多宝佛(多宝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多宝前。 余同上想)。 分身(分身诸佛亦同上想。 )东方诸佛(东方诸佛影现中。 我皆影现诸佛前。 乃至十方一一皆尔)。 三世诸佛(乃至过现未来并同上想)。 舍利形像等(诸佛法身如虚空。 化事住世难思议。 我皆影现化事前。 一一皆悉归命礼)。 妙法(真空法界如虚空。 常住法宝难思议。 我皆影现法宝前。 莫不皆悉归命礼)。 诸菩萨(彼一一菩萨影现中。 乃至下方亦如是)舍利弗等(先想声闻皆是本来诸佛。 今从初说故云声闻)。 普贤菩萨(为灭障故接足礼余同上)。 普为(我及众生无始常为三业六根重罪所障。 不见诸佛。 不知出要。 但顺生死不知妙理。 我今虽知犹与一切众生同为一切重罪所障。 今对普贤十方诸佛前。 普为众生归命忏悔。 惟愿加护令障消灭)。 七忏悔应运逆顺十心云(我与众生无始来。 今由爱见故。 内计我人外加恶友不随喜他一毫之善。 唯遍三业广作众罪。 事虽不广恶心遍布。 昼夜相续无有间断。 覆讳过失不欲人知。 不畏恶道无惭无愧。 拨无因果。 故于今日对十方佛普贤大师。 深信因果生重惭愧。 生大怖畏。 发露忏悔断相续心。 发菩提心断恶修善。 勤策三业翻昔重过。 随喜凡圣一毫之善。 念十方佛有大福慧。 能救拔我及诸众生从二死海置三德岸。 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 广造众恶。 今知空寂为求菩提。 为众生故。 广修诸善遍断众恶。 惟愿普贤慈悲摄受)。 次忏六根(至文并须略知。 文相含于逆顺十种心相纵有阙略。 在四悔中于菩提中见不清净等。 是横计我人。 毗卢遮那是观罪性空。 一切世尊是念十方佛。 后四悔中有发随喜心。 以是因缘令毕竟清净。 是断相续心归向普贤及一切世尊。 是为众生发菩提心。 一一悔文皆具三业。 是修功补过等说过等。 是发露过失。 当堕恶道生大怖畏等。 是怖畏恶道及生惭愧。 信因果等。 凡宣悔词须加事想破于爱心。 至观罪性空总想事理悔于见心。 若欲更略眼耳鼻三根。 亦可或时用。 若舌身意三根是业故不得。 全略前三根纵略。 并使不失。 逆顺十心大意即得)。 劝请(十方诸佛以道眼力故知我见我。 劝请诸佛。 唯愿久住转正法轮。 所在生处常能劝请)。 随喜(十方凡圣一毫之善。 我皆随喜。 福德能令见者生喜。 是故我喜)。 回向(无始来时乃至今日尽未来际一毫之善。 及以忏悔劝请随喜。 皆同法界与诸众生共成佛道)。 发愿(大体须存灭罪除障开显法门满四弘誓。 余者皆须顺于菩提)。 行道(欲行时更须正立想。 此道场犹如法界。 十方三宝畟塞虚空。 以次回身旋绕法座想十方三宝心性寂灭。 影现十方经声如响。 心想如梦梵声亦然)。 三归(一一各想三处三宝与顶礼俱运。 初文虽即直云十方。 意亦兼于三处。 若从忏悔已下凡云礼三宝者。 皆须一一别起三想。 头三叩地。 一十方三宝。 二法华经中一切三宝。 三普贤大师。 对此三处求忏悔等。 又凡散华皆于言前散华之时。 想三宝及普贤上想已。 次宣忏悔等词。 至后文中云。 散华等者心指前所散之华。 若焚香者送法座炉。 亦应想身各送炉。 遍至十方一一法华经前乃至普熏一切三宝。 若焚手炉但先添香。 次执炉已随事起想。 然后口宣词句) 坐禅文略。 应如止观十法成乘等。 行法华忏黄昏五更。 时促则此略文。 我(某甲)及法界众生从无始世来。 无明所覆颠倒迷惑。 而由六根三业不善广造十恶四重五逆。 乃至十重四十八轻。 无量无边说不可尽。 十方诸佛常在世间法音不绝。 妙香充塞法味盈空。 放净光明照触一切。 常住妙理遍满虚空。 我无始来六根内盲三业昏暗。 不见不闻不觉不知。 以是因缘长流生死。 经历恶道百千万劫。 永无出期。 经云。 释迦如来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是故当知。 一切诸法无非佛法。 而我不了随无明流。 是则于菩提中见不清净。 于解脱中而起缠缚。 今始觉悟今始改悔。 生大惭愧生大怖畏。 诵持大乘三业供养。 归向普贤菩萨及一切世尊。 烧香散华发露忏悔。 六根三业所作永断。 相续不复更造。 以是因缘今我与法界众生三业六根无始所作。 现作当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 若忆不忆若识不识。 若疑不疑若覆若露。 毕竟清净(忏悔已归命礼三宝) 发布时间:2025-05-14 17:49:0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