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善修福 内容: 【原文】[发明]世人之所蓄积,有人夺得去,吾带不去者。 有人夺不去,吾亦带不去者。 又有我带得去,人夺不去者。 金银财宝,家舍田园,此人夺得去,吾带不去者也。 博学鸿才,技艺智巧,此人夺不去,吾亦带不去者也。 若夫吾带得去,人夺不去者,惟有修善与福耳。 修善到极处,能使七祖超升,百神拥护。 修福到极处,能使火不能焚,水不能漂。 善者福之基,福者善之应。 ◎但修福而不修慧,每因享福而造业。 但修慧而不修福,又虑薄福而少资。 昔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共为沙门。 兄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布施。 弟则修福,而常破戒。 后释迦成佛时,兄已得罗汉果,然因未曾修福,食尝不饱。 弟因破戒,生在象中,然余福尚多,虽作畜生,为王所爱,真珠缨络,常挂其身,食邑至数百户。 故曰,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缨络。 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唯佛称两足尊,以其福慧具足耳。 【译白】[发明]世人之积蓄,有他人夺得去,我带不去的;有他人夺不去,我也带不去的;又有我带得去,他人夺不去的。 金银财宝、家舍田园,此是他人夺得去,我带不去的。 学识渊博、才能卓越、技艺高超、智慧灵巧,此是他人夺不去,我也带不去的。 至于我带得去,他人夺不去的,只有修善与修福了。 修善达到极处,能使七世祖先俱得超升,在在有百神拥护。 修福达到极处,能使火烧不着,水漂不走。 修善是积福之基础,得福是行善之回报。 ◎若只修福而不修慧,到了来生每因享福而造业。 若只修慧而不修福,又恐将来福薄而生计难以维持。 过去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修道,兄持戒坐禅,一心进道,却不布施。 弟修福却经常破戒。 后来释迦成佛时,其兄已证得阿罗汉,只因从前未曾修福,每次出外乞食总吃不饱。 弟因过去破戒,转生于大象中,但余福还很多,虽做畜生,为国王所喜爱,珍珠璎珞常挂其身,国王赐给它之食邑多达数百户。 所以有偈说:“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 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只有佛称为两足尊,因其福德智慧都同时具足啊!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修善修福 发布时间:2020-12-21 20:52:4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