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二游经一卷 内容: 西土圣贤撰集·第1367部十二游经一卷东晋沙门迦留陀伽译十二游经昔阿僧祇劫时。 菩萨为国王。 其父母早丧亡。 让国持与弟。 舍国行求道。 遥见一婆罗门姓瞿昙。 菩萨因从婆罗门学道。 婆罗门答菩萨言。 解体所著王者衣服。 编发结莎为衣。 如吾所服受吾瞿昙姓。 于是菩萨受服衣被体。 瞿昙姓。 洁志入于深山林薮崄阻坐禅念道。 婆罗门言。 卿是王者。 久在尊贵简于勤苦。 夏可饮水食众果蓏。 冬可还城邑街里乞食。 还其树下禅思勿毁。 菩萨其所乞食还其国界。 举国王者下及庶民。 无能识菩萨者。 谓以为小瞿昙。 菩萨于城外甘果园中。 以作精舍。 于中独坐。 时国中五百大贼。 劫取官物逃走。 路由菩萨庐边。 踪迹放散。 遗物在菩萨舍之左右。 明日捕贼追寻贼者。 踪迹在菩萨舍下。 因收菩萨。 便将上问。 谓为菩萨国中大贼。 前后劫盗。 罪有过死。 王便敕臣下。 如此之人。 法应以木贯身立为大标。 其身血出流下于地。 是大瞿昙于深山中。 以天眼彻视见之。 便以神足飞来问之。 子有何罪其痛酷乃尔乎。 疮岂不伤毒忍苦若斯。 菩萨答曰。 外有疮痛。 内怀慈心。 不知何罪横见诛害。 大瞿昙言。 卿无子姓。 当何继嗣忍痛如此。 菩萨答言。 命在须臾。 何陈子孙。 于是国王使左右以疆弩飞箭射而杀之。 大瞿昙悲哀涕泣。 下其尸丧棺敛之。 于是取土中余血以泥团之。 各取左右持着山中还其精舍。 左面血着左器中。 其右亦然。 大瞿昙言。 子是道士。 若其至诚。 天神当使血化成人。 却后十月。 左即成男。 右即成女。 于是便姓瞿昙氏。 一名舍夷仁。 贤劫来始为宝如来释迦越寿五百万岁。 自下二十五王。 其寿三百万岁。 文陀竭王寿百万岁。 顶生王遮迦越。 左髀右髀王。 皆寿十万岁。 从欢喜王诸王皆寿八万四千岁。 从恶念遮迦越。 杀一牛祠祀害命。 失金轮。 得银轮主三天下。 寿万岁。 坚念王作铠寿五千岁。 得铜轮主二天下。 主西南。 喜杀王。 寿二千五百岁。 得铁轮主南天下。 其王有太子行五恶杀一减寿千岁。 古人有九病寒热饥渴生老病死。 婆罗门杀生祠祀。 从是生四百四病。 从师子念王人寿转减寿百二十岁。 从师子念王后。 师子意王有八十四王。 人命减。 或寿八十七十五十三十二十十岁者。 于是后有师子命车王名白净。 是菩萨父。 计菩萨身终始并前后八万四千。 遮迦越王名瞿昙氏。 纯熟之姓。 菩萨在兜术天上。 意欲下生观于天上谁国可生。 言唯白净王家可生身。 于是天上有树名兜昙树。 菩萨退坐他树下思惟。 其本树无复精光。 于是有天问言。 菩萨何缘舍本常坐就他树坐。 有天子知菩萨意。 答天言。 卿不知耶。 今者菩萨欲下生阎浮利。 观何国可生。 唯白净家可生。 于是诸天皆言。 今菩萨下生当何以赠送。 各设方计言。 唯净明天上四百四宝奇镂别异各有名类。 同有宝华以为车乘。 伊罗慢龙王以为制乘名白象。 其毛羽踰于白雪山之白。 象有三十三头。 头有七牙。 一牙上有七池。 池上有七忧钵莲华。 一华上有一玉女。 菩萨与八万四千天子。 乘白象宝车来下。 时白净王夫人中寐见白象仿佛。 寐寤惕惊寤以告王。 菩萨父名白净。 其父兄弟四人。 白净王有二子。 其大名悉达。 其小子名难陀。 菩萨母名摩耶。 难陀母名瞿昙弥。 菩萨叔父名甘露净王。 亦有二子长子名调达。 小子名阿难。 菩萨中叔名谷净王。 有二子大子名释摩纳。 小子阿那律。 菩萨小叔名设净王。 有二子大子名释迦王。 小子名释少王。 迦惟罗阅国有八城。 合有九百万户。 调达以四月七日生。 佛以四月八日生。 佛弟难陀四月九日生。 阿难以四月十日生。 调达身长丈五四寸。 佛身长丈六尺。 难陀身长丈五四寸。 阿难身长丈五三寸。 其贵姓舍夷。 长一丈四尺。 其余国皆长丈三尺。 菩萨外家去城八百里。 姓瞿昙氏作小王。 主百万户名一亿王。 菩萨妇家姓瞿昙氏。 舍夷长者名水光。 其妇母名月女。 有一城居近其边。 生女之时日将欲没。 余明照其家室内皆明。 因字之为瞿夷晋言明女。 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人。 其父名水光长者。 太子第二夫人生罗云者名耶惟檀。 其父名移施长者。 第三夫人名鹿野。 其父名释长者。 以有三妇故。 太子父王为立三时殿。 殿有二万婇女。 三殿凡有六万婇女。 以太子当作遮迦越王故。 置有六万婇女。 佛以二十九出家。 以三十五得道。 从四月八日至七月十五日。 坐树下为一年。 二年于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说法。 复为毕婆般等说法。 复为迦者罗等十七人说法。 复为大才长者及二才念优婆夷说法。 复为正念尼揵说法。 复为提和竭罗佛时四十二人说法。 三年为郁为迦葉兄弟三人说法。 满千比丘。 四年象头山上为龙鬼神说法。 五年于竹园中为私呵味说法。 五年去未至舍卫时。 舍利弗作婆罗门。 有百二十五弟子坐一树下。 时目连为弥夷罗国中作承相将军。 出行见舍利弗坐树下。 便问舍利弗。 何为在此坐。 舍利弗答言。 吾欲学道。 目连言。 愿以君为伴。 即遣百官群臣还去。 唯留百二十五人。 二人合有二百五十人。 舍利弗入城分卫。 见佛弟子马师比丘。 问之为何道士。 衣服不与常同。 马师比丘答言。 吾是佛弟子。 舍利弗问言。 佛云何说法。 马师言。 诸法从因缘灭诸苦尽灭。 于是舍利弗便得须陀洹道。 欢喜便还报目连言。 世间有神人。 目连言云何说法。 舍利弗具说本末。 目连便复得须陀洹道。 二人便相将及弟子至佛所。 未至佛已预知。 便告比丘言。 今当有二贤士。 一人名智慧比丘。 一人名神足比丘。 须臾来到。 佛为说四谛。 舍利弗七日得阿罗汉。 目连以十五日得阿罗汉。 六年须达与太子只陀。 共为佛作精舍。 作十二佛图寺。 七十二讲堂。 三千六百间屋。 五百楼阁。 七年拘耶尼国为婆陀和菩萨等八人。 说般舟经。 八年在柳山中为屯真陀罗王弟说法。 九年秽泽中为陀崛摩说法。 十年还摩竭国为弗迦沙王说法。 十一年恐惧树下为弥勒说本起。 十二年还父王国。 为释氏精庐。 去城八十里。 为差摩竭说法。 还国为父王及释迦种说法。 度八万四千人。 得须陀洹道。 是十四国。 佛十二年于中游化说法。 波斯匿王晋言和悦。 迦惟罗越晋言妙德。 舍卫国者。 晋言无物不有。 维耶离国者。 晋言广大。 一名度生死。 罗阅只者。 晋言王舍城。 鸠留国者。 晋言智士国。 波罗奈者。 晋言鹿野。 一名诸佛国。 阎浮提中有十六大国。 八万四千城。 有八国王四天子。 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 南有天竺国天子。 土地多名象。 西有大秦国天子。 土地饶金银璧玉。 西北有月支天子。 土地多好马。 八万四千城中。 六千四百种人。 万种音响。 五十六万亿丘聚。 鱼有六千四百种。 鸟有四千五百种。 兽有二千四百种。 树有万种。 草有八千种。 杂药七百四十种。 杂香四十三种。 宝有百二十一种。 正宝七种。 海中有二千五百国。 百八十国啖五谷。 三百三十国。 啖鱼鳖龟鼍。 五国王一王主五百城。 第一王名斯黎国。 土地尽事佛。 不事众邪。 第二王名迦罗。 土地出七宝。 第三王名不罗。 土地出四十二种香及白琉璃。 第四王名阇耶。 土地出荜茇胡椒。 第五王名那頞。 土地出白珠及七色琉璃。 五大国城人多黑短小。 相去六十五万里。 从是但有海水无有人民。 去铁围山百四十万里。 发布时间:2025-05-14 17:32:4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7219.html